(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华侨银行作为东南亚第二大金融集团,与中国渊源深厚。
来源丨资本传记
责编丨刘芸汐
7月14日,华侨银行正式官宣:陈德隆将于2026年1月1日出任新一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从黄碧娟手中接过执掌银行的重任,黄碧娟则将于2025年12月31日退休。为确保交接工作的平稳过渡,陈德隆自即日起兼任代理集团首席执行官。这一消息不仅在华侨银行内部掀起波澜,也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位新帅将如何引领华侨银行在未来的金融浪潮中破浪前行。
陈德隆,1969年11月出生,新加坡籍,拥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特许金融分析师和新加坡注册会计师,在银行业拥有逾30年的丰富经验。2022年,陈德隆加入华侨银行,担任环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总裁,负责管理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银行业务,以及环球交易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在此期间,他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专业素养,带领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陈德隆的带领下,华侨银行的环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三年内,该业务总收入实现了约20%的复合年增长率,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5%。他敏锐地捕捉到大中华 - 东盟地区资金流动中蕴含的巨大机遇,带领团队积极布局,使集团收入增长约35%,客户数量增长超过50%。陈德隆对科技、媒体和电信(TMT)行业的潜力有着深刻洞察,在中国和新加坡组建了专注于TMT行业的专家团队,相关业务收入在三年内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他还大力强化华侨银行香港的银团贷款业务,使其在香港银团贷款排行榜上的名次从第11位跃升至第3位,并推动债务资本市场业务在2024年登顶新币债券排行榜。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了陈德隆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业务能力,也为他接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陈德隆即将“接棒”的黄碧娟,同样在华侨银行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2月,黄碧娟加入华侨银行,担任集团常务副总裁,主管环球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随后于2021年4月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在她的领导下,华侨银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连续三年刷新利润新高。银行、财富管理和保险三大核心业务均实现强劲增长,银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财富管理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3%,大东方控股的保险利润贡献达到34%。
黄碧娟还积极推动华侨银行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整合。她领导完成了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印尼分行与华侨银行印尼的整合,进一步巩固了华侨银行在印尼市场的地位。2024年7月,她通过要约将华侨银行在大东方控股的持股比例从88.44%提至93.72%,加强了对保险业务的掌控。2025年2月,黄碧娟公布了华侨银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资本返还计划,总额达25亿新币,涵盖为期两年的特别股息和股票回购,这一举措不仅回馈了股东,也增强了市场对华侨银行的信心。
华侨银行作为东南亚第二大金融集团,与中国渊源深厚。自1925年在厦门设立第一家分行以来,近百年来从未间断在中国内地的经营。2007年,华侨银行集团在上海设立法人银行,2016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华侨永亨银行(中国),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更名为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并启用华侨银行中国作为新的品牌名称。如今,华侨银行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在14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业务覆盖广泛。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陈德隆接任华侨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从挑战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都给华侨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大中华 - 东盟地区,虽然这是华侨银行的重点战略区域,但也面临着来自当地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际银行的激烈竞争。如何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是陈德隆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然而,机遇也同样存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大中华 - 东盟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资金流动将更加频繁,这为华侨银行提供了广阔的业务拓展空间。陈德隆在大中华 - 东盟地区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TMT行业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他带领华侨银行抓住这些机遇,实现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此外,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华侨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提升服务效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陈德隆有望延续华侨银行的增长态势,推动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他可以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提升银行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华侨银行可以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业务,支持更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升银行的社会形象。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陈德隆可以充分利用华侨银行在全球的网络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