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君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老人得到了妥善的照料。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我市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模式,构建多维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社区老人吃上了现成的可口饭菜,农村孤寡老人得到了贴心专业的照料,退休老人在老年大学学习各种技能……一项项务实养老举措的落地,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拥抱有温度、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长者食堂让老人暖胃又暖心
“这食堂办得好啊,饭菜可口便宜,不用自己做饭,还能跟老伙计们说说话!”锦阳路街道白家庄村村民左先生提起村里新开业的长者食堂,脸上满是笑容。近日,耀州区锦阳路街道白家庄村长者食堂正式运营,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了就餐场所,到了饭点,前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
7月11日,记者走进该村长者食堂,大厅宽敞明亮,餐桌椅干净整洁,厨房里,师傅们正忙着准备午餐。在这里,每餐只收5—8元的成本价,菜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清淡可口,食堂的师傅们每天变着花样做饭。
同时,考虑到村里有些老人行动不便,食堂还推出了订餐卡,安排专人送餐上门,让每一位就餐老人都能享受到实惠与便利。
“我们希望这个食堂能让老人们吃得饱、吃得好。”该村党支部委员王亚鹏表示。
幸福院里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我们雇了专职人员来做饭,会根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调整餐食,定期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检查身体。”耀州区照金镇北梁村幸福院管理人员潘春虎告诉记者。“幸福院还与乡村医生签订了协议,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一旦发现老人身体不适,会及时联系卫生室,确保老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治疗。”
该村的幸福院建于2018年12月,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设有党建室、娱乐室、餐厅等功能区,能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确保老人们安享晚年。
“平常屋里就我一个人,孤单得很。”家住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四组的79岁老人赵万年告诉记者,“自从幸福院开了后,我经常来这,这儿饭菜免费,还能和大家唠唠嗑、打打牌,日子过得更好了。”在双碑村,这座已经运营了12年的“幸福小院”同样温暖着老人们的心。
双碑村党支部副书记高亚峰表示,该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330人,很多都因子女外出务工长期无人照料。“幸福小院”的建成,解决了独居、留守老人们的吃饭难题,幸福小院还在村委会后面的空地上种植了黄瓜、辣椒等青菜,为老人提供新鲜的食材,让老人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老年大学里“文化养老”别样红
“定点要定住,笑得开心点……”每周四上午,在王益区老年大学的形体课教室里,老人们会跟着老师的口令翩翩起舞。
刚退休的张小静告诉记者:“我刚退休没事干,就来这里上形体课,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说我气色更好了。”
68岁的李女士用“重回青春”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自从加入钢琴班后,我家就时常响起琴声,我享受每一次弹奏带来的快乐,我给自己定了年底登台表演的目标。”
67岁的曹先生爱“赶潮流”,得知老年大学开设了短视频拍摄制作课后,便马上报了名。如今他已经掌握了不少拍摄剪辑技巧,点开手机里的软件,他剪出的一些短视频颇受欢迎。“你看看我做的这个视频,年轻人不一定做得比我好。”曹先生自豪地向记者展示。
据了解,王益区老年大学开设了声乐、柔力球、茶艺、太极拳、短视频拍摄制作等10多门课程,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养老”托起了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景区养老让老人生活在诗意山水间
7月14日早上8时,太阳已爬上树梢,在宜君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院子里,有的老人手持彩扇,踩着鼓点,扭起了秧歌,有老人三三两两围坐在石桌旁喝茶聊天,也有老人正在激烈对弈,一时难分胜负。
宜君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位于宜君花溪谷景区内,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设有床位300张,目前已入住老人100多名。该中心书画室、健身房、棋牌室、多功能厅、会议室、阅览室、浴室等各种适老化设施应有尽有,每个房间都配有电视,有独立的卫生间,加之景区环境优美,非常受老年人的青睐。
“我每天在这里睡得好、吃得好、心情也好!”94岁的郑世春老人开心地说,“想溜达了,工作人员还会陪我到景区附近转转。”腿脚不便的郑世春老人在这里受到了贴心而专业的照顾。
一顿热饭暖了老人的胃,幸福院暖了老人的心,老年大学成就了老人的“诗和远方”,景区养老中心让老人晚年生活与山水同频共振。铜川市正通过多种举措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满是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夕阳红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上一篇:海南省升级发布台风三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