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少年研学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在榕举行,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流盛会。活动现场,两岸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研学课程。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在研学教育领域的经验和见解。通过深入的研讨,大家明确了研学课程应注重文化传承、实践体验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此次活动为两岸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两岸青少年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研学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共研一堂课 携手同成长
两岸青少年研学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在榕举行
19日至20日,由团市委、市青联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好年华 聚福州——两岸共研一堂课”两岸青少年研学课程开发研讨活动在榕举行。活动策划了人文历史、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丰富多彩的走访实践行程,10名两岸名师获颁实践导师聘书,将带来精彩纷呈的实践指导。
活动在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师范大学和平楼启动。来自台湾的多位教师分享解读了课程开发项目,参与“跨越海峡的课堂之‘老味道’”互动访谈,激发两岸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对文化根脉的思考。
启动仪式后,团市委、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组织两岸师生实践队以“跨越海峡的课堂——两岸共研一堂课”为主题,前往中国船政文化城、冶山春秋博物馆等地开展为期7天的走访式社会实践,并将开展分组研讨,交流未来一年开发适合两岸青少年的研学课程项目规划,开展“木棉课堂”两岸融合专题研学课程开发设计,绘制研学地图、参与文创设计等,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两岸一家亲”的动人故事。(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