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统计显示,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四川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分别达2570.5亿元、26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3%。上半年首次在历史同期突破5000亿元,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四川外贸总盘子中,成都表现十分突出。上半年,成都进出口4274.7亿元,同比增长 9.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3%,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7.5个百分点。绵阳进出口182.1亿元、同比增长23.5%,宜宾、泸州进出口规模均超过百亿元,内江、自贡、凉山等市州实现同比20%以上的快速增长。
外贸产业发展向新向绿趋势明显。上半年,四川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7.3%、119.1%、34.9%;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141.5亿元,同比增长102.2%,实现翻番增长,其中光伏产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84.9%、1306.4%。优势产业进口持续增长,集成电路进口1098.1亿元,同比增长5.8%,电脑及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14.2%。消费品进口92.6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鲜虾、冰鲜三文鱼分别进口13.1亿元、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1.8%、31.9%。
民营企业外贸活力持续显现。上半年,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8%。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加9.4%,占企业总数的89.8%,合计进出口1837.2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305.3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4.3%。
四川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达22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进出口规模超过亿元的贸易伙伴新增4个,总数达112个。四川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48.6亿元,同比增长2%;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741.2亿元,同比增长4.1%。
(相关报道见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