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名称始于旧区改造
创始人
2025-07-20 04:46:21
0

  升级改造后的“民园1920街区”流光溢彩,美景如画。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韩梅

  改造工程着力破解历史街区的“围墙困局”,通过拆除围栏、破除封闭院落,将三处低效空间转化为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载体;大龙邮局前广场摒弃传统围合设计,打造欧式花园景观,形成可驻足休憩的社交空间;湖南路22号原市排管中心班组站点转型为“口袋公园”和特色商业区,院内百年老砖瓦与现代文创店铺相映成趣;原61中学教学楼主楼前广场破除围墙后,成为可举办市集、艺术展览的街区中心广场,同步对外开放的公厕解决好市民游客“方便”问题……

  近日,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位于湖南路和洛阳道的“民园1920街区”正式竣工开放。该项目优化了五大道游览线路,将湖南路、洛阳道360米路段改造为步行街,串联起民园广场和五大道公园两大天津城市地标,为五大道这个百年历史街区注入新活力。

  此次改造过程中,街区内建筑立面与围墙进行了全面修缮,铺装更新了路面及便道,打造了一批景观节点与夜景灯光系统,街区整体品质得以全面提升。

  “五大道通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有了步行街,变得更加优雅舒适,现在我每天都到这里逛一逛。”已过花甲之年的罗文华先生,从小生活在五大道(马场道),说起五大道,他如数家珍。

  位于和平区西南部、原属英租界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是一片长方形街区,总面积达1.28平方公里。这里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洋楼建筑群,其中花园式洋房2000多幢。这些建筑既有哥特式、巴洛克式、罗曼式、拜占庭式,又包括中世纪的南欧风格、19世纪的折中主义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区域内有纵横二十多条道路,其中以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的洋房建筑最具代表性。

  “五大道的‘大’,并非指道路长或者道路宽,而是指这里的建筑级别高,也指这里的居民社会地位曾经普遍较高。”罗文华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有历史风貌建筑423所、文物保护单位347处,仅从五大道上的庆王府、顾维钧旧居、李勉之旧居、徐世昌旧居、曹锟旧居等即可窥见,曾在此居住的名人数不胜数。

  “‘五大道’名称的来源也和旧区改造有关。”罗文华说,“五大道”这一名词较早见诸报端,是时任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的王作锟发表于1982年7月26日《天津日报》上的一篇题为《天津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的长文中。作者谈到旧区改造应分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保留基本不改造地区,“如人们熟知的五大道、一宫附近的较好建筑,解放后新建的楼房区等。在这些地区主要是整顿环境,添补服务设施的不足,维修改善原有建筑,拆除违章搭建的简易房屋和非法占用民房的工厂”。“这也是最早提出的对‘五大道’地区进行保护和改善的公开建议。”罗文华说,随后,在天津有关城市建设规划、商业网点设置、道路绿化改造的报道中,开始使用“五大道”一词。

  罗文华介绍,1984年2月,天津市政府全体会议通过关于1984年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十项工作的决定,其中第七项是以绿化美化居民区及改善街景为主整顿市容,提出“今年重点整治‘五大道’区域”等目标,“五大道”一词正式出现在市政府文件中。同年4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整修五大道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前夕,天津以五大道为主的十条道路整修治理任务圆满完成。

  “哪怕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顶豪华、顶奇丽的地方,你心中对故乡的记忆,也会像画一样闯进你的脑袋里:北大关闹哄哄的街头,散发着大饼馃子和锅巴菜气味的小早点铺,迎着寒风骑车上下班、长河一般、拨动铃铛的车队,以及五大道月夜下恬静的街景……”罗文华说,这是1984年9月26日《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表的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十月的奉献》里的一段文字,从此,五大道成为天津一景,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所熟知、所赞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茉莉花正开,“AR相声团队”《... 转自:扬子晚报"苏超战鼓咚咚响,绿茵场上豪情壮!"相声演员倪夏宇一声清亮的开场,瞬间点燃整个剧场。“...
20日3时起实行“五停”   羊城晚报讯 记者从珠海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获悉,经综合分析研判并报珠海市政府同意,珠海市三防指挥...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新华社电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
叙利亚政权宣布全面立即停火 叙利亚政权19日宣布实施全面立即停火,叙内政部门同日开始在南部苏韦达省部署安全部队。叙政权在一份声明...
新疆巴楚少年在上海有了“家”!... (来源:上观新闻)7月18日,“祖国情·中华行”静巴青少年“手拉手”活动迎来温馨一幕——近百名来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