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想写一群我作为观众、作为内容创作者,都特别佩服的女人:
韩国女编剧。
就在昨晚,韩国电影青龙奖颁奖。你今年一定看过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拿下了电视剧大赏、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你可能也刷到了 IU 拿到视后奖杯的样子。领奖时,她在台上哽咽,很多人在线上给她打气,“爱纯不是副班长,我们爱纯这次是第一名。”
而我今天想让你看到站在 IU 背后,爱纯背后,还有廉惠兰女士背后的女人——林尚春编剧。
不止是她,还有习惯于隐身在作品之后的金作家、朴作家、卢编剧、李编剧。
今天,我想和你一起记住她们的名字:
林尚春,创作《苦尽柑来遇见你》《三流之路》《山茶花开时》
金恩淑,创作《黑暗荣耀》《太阳的后裔》《继承者们》《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朴智恩,创作《眼泪女王》《来自星星的你》《蓝色海洋的传说》《爱的迫降》
朴惠英,创作《我的大叔》《我的解放日志》
卢熙京,创作《没关系是爱情啊》《Live》《那年冬天风在吹》
李祐汀,创作《请回答》系列,《机智的医生生活》系列
郑瑞景,创作《小小姐们》
……
她们有爆款,有实力。一直在拿奖,一直在创造纪录。
你可能知道,在韩国的电视业界,编剧的话语权非常高。但你未必知晓,你在上面看到的这些女性占据了韩国头部编剧的大半壁江山。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宋佳在捧起白玉兰视后奖杯时说,
“我们选择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的能力,有能力成就一个作品,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
而在不远的韩国,就有这样一群女性创作者在给出证明,在遥相呼应。
我想跟你一起,记住她们的才华和能力,记住她们创造的世界,记住她们的胆识和决心,记住她们认真做事的样子,记住她们如何拼尽全力拿下“第一名”。
那是她们用文字企及的美妙新天地。
02
我想先从林尚春女士说起。我想带你看看,她在写《苦尽柑来遇见你》时,有多擅长打动人心。
她的笔下有最坚韧的母亲。“告诉自己不会死,你就能再一次呼吸”。
她的笔下有母亲对女儿最动人的托举。要她学骑车,让她登船,让她逃离那个把她生出来的破败的世界。
但动人的不至于此。
她还会让笔下的女儿在与母亲争吵时,说出最伤人的话,“为什么要牺牲那么多送我去国外念书?你知道那是多大的负担吗?”
每一个在错位的期待下长大的东亚女儿,都会在这一幕愣神,然后心痛。
那是内心不敢面对的酸楚被戳破的瞬间。
你会看到,林尚春编剧的笔不只有丰沛的情感,还有阅历,有胆量,有洞悉人心和真相的残忍。
而这些,也正是韩国那群头部女编剧在业界最有力的标签。
看她们的作品时,你会忍不住频频感叹:
也太会写了。也太敢写了。
女编剧笔下的女性角色,从来不会只长成一种形状。
女主角可以这样出场——
女性角色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模样,专业的,果敢的——
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会被赋予复杂性,是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人”。
作恶的人也会真心爱女儿。
被家暴的女人不是只能挂着眼泪和伤痕出场,她们原本也是开朗爱笑的人。
也会因为夕阳好看,感觉生活稍稍松了一口气。
“什么破晚霞,还美成这样。”
或许从观众的视角,这些女编剧最会写的,是“金句”。
是的,她们确实擅写“金句”。
句台词不炸裂呢?”
但你看多了会发现,让她们笔下角色变得鲜活的,绝不只是“金句”。而是她们作为最专业、也最刻苦的写作者下笔的“准确性”。
我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何为“准确”。
她们这样写贫穷,写窘迫:
《黑暗荣耀》里,她们写“穷人”如何第一次点咖啡。不熟悉咖啡术语的东恩为了不暴露自己,只对店员说最简单的字,“冷咖啡”“最浓的”“就那个吧”。
《小小姐们》里,她们写一个人会因为“太会隐忍了”暴露家境。
别人问女主有钱之后想买什么,女主回答,
“冬季大衣吧,冬装很容易看出一个人贫穷与否,夏天勉强还能穿得跟别人差不多,但冬装太昂贵了。”
这就是准确。
还有写阶级。
《黑暗荣耀》里的两段台词我印象很深。
一个是空姐说,全世界阶级分得最彻底的地方是在飞机上。
“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各舱之间就用一道门帘隔开,但没有任何人会越过那道边界。”
另一个是霸凌小团体在欺负东恩时,妍珍说,
“东恩,我没有梦想,梦想是像你这样的人才需要的。等你们实现了梦想,我花钱使唤你们就行了。”
这是对生活最锐利的把握。就像皮肤上长了一个脓疮,女编剧们一针下去将其挑破。
她们能准确地写社畜的疲惫。
《我的解放日志》里,她们写社畜会期待“雷电交加的时刻”,因为感觉“世界末日终于到了”。被困住的人总期盼能有秩序外的一秒帮她挣脱现状。
她们写,疲惫的人一天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刻只有 5 分钟,但也只是这 5 分钟就可以撑下去。
她们准确地写痛苦。
“药店 9 点才开门,而汉江只要 20 分钟就能走到。”
也准确地写痛苦尽头的求生力量。
“水太冷了,我们到了春天再死吧。”
我尤其喜欢在《黑暗荣耀》里,金恩淑编剧笔下的大婶开始“复仇”,抓住了生活的一点希望后,说的这样一段台词——
她开始有了梦想,梦想跟女儿一起吃晚餐,平淡而又幸福地吃晚餐。
“不是急急忙忙吃的那种,而是那种又煮汤又煎鸡蛋,可以慢慢吃的。那种晚餐就是我的梦想,光想着也很开心。”
她们的笔又轻又重。轻的是灵巧的触感,和漂亮的语言;重的是现实的千钧,是你我都感同身受的人生的难。
和一个很爱看韩剧的同事聊起这批作品时,她有一个微妙的感受:看这些女编剧的作品,像是被一群又远又近的“姐姐”带领着,带着去看世界,也带着看内心的角落。
那是从一个女性到另一个女性之间,遥远的相似性。
03
网上也对她们创作的内容有个很高的评价,说韩剧已经 next level,韩国最该申遗的是韩剧。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检索她们的采访和访谈,尝试总结出了一些她们的做事方法论,特想分享给你。很带劲。
方法论一:她们不爹,不傲慢,不用大道理教导观众。
写《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林尚春林编,写剧本的原则是不要试图教导别人,也不要批评任何人。
写《没关系是爱情啊》的卢熙京卢编认为,好的作家应该是勤奋的劳动者。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那是非常傲慢又幼稚的想法。”
“如果你听不进去批评,听不进去 20 多岁的人说话,要根据经验,说我有经验不是这样,那表示你快老了,也快告终了。”
方法论二:她们写现实,写自己的生命经验。
写出《黑暗荣耀》的金恩淑金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下雨天,家里有 4 个人但只有一把雨伞,27 岁她才终于可以从生活里抽身去大学读书学写作,毕业后租住在首尔的半地下室里,这些都在之后,成了她笔下《鬼怪》里恩倬、《黑暗荣耀》里东恩的一部分。
金恩淑讲述幼年家里仅有一把伞,和她笔下《鬼怪》里女主恩倬寄住在姨妈家时的情况相同。
《苦尽柑来遇见你》的林尚春林编,20 多岁时也是上班族,也在每天辛苦工作,像她笔下的主角一样生活着。她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看见疲惫的人们用手机看电视剧会露出笑容,便产生了“我也想写一部能让人们感到快乐的电视剧”的想法,于是诞生了《三流之路》《山茶花开时》《苦尽柑来遇见你》。
写《我的解放日志》的朴惠英朴编,40 多岁时,被生活的无聊裹挟,她想“我该怎么办?”“为什么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没有被任何人背叛,也没有欠债,却并不快乐?”“如果我能重生,我想活成一个非常轻松的女人”。于是,她通过自己笔下《我的大叔》里的李至安,《我的解放日志》里的廉美贞获得了重生。
还有最让我感动的卢熙京卢编,她把母亲当作影响自己最大的人,她觉得母亲虽然是个平凡的普通人,但说出来的话,却比佛祖说的还好。她在很多作品里写妈妈,借笔下人物之口,喊出“妈妈”,纪念那个在发现患癌前,还在家里被家人呼来喝去的妈妈——
“想妈妈了”
“我妈之前肯定很寂寞”
“死后成为翱翔的鸟儿吧”
“我很爱我妈,但我希望她能与我无关,能够独自幸福。”
这也正是韩国女性编剧群星闪耀的原因。你会发现,她们每个人都在诚实地接纳自己,懂得自己很珍贵,自己的生命经验很珍贵,自己看到的世界很珍贵。
方法论三:她们贯彻长期主义。
她们有着长期的创作激情。
写出《请回答》系列、《机智的医生生活》系列的李祐汀李编,在转行电视剧编剧前,已经是一个在业内大名鼎鼎的综艺制片人,前辈劝她珍惜羽毛,要守本分,华丽的履历上不能留下污点,她一脚踢翻:
“我们的工作,什么时候计较过成功、失败呢?我们通常只因为有趣,就会想参与。开始做《两天一夜》时,我们知道会成功吗?还不是我们自己做得很开心而已。这次也是,我是第一次写连续剧,出乎意料的有趣,如果搞砸就搞砸吧。”
她们知道一时的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长久地不下桌。
一个很小的细节是,她们大都会为了创作保持好自己的身体。
节目里,《小小姐们》的编剧郑瑞景郑编被要求对观众说一句话,她说,要好好刷牙。
卢熙京挑选一起工作的助理编剧时,按时吃三餐、运动、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生活正常的人,会被她排在最前面。
其实这些爬到头部的女编剧,都坐过长久的冷板凳。被称作韩国编剧界“灵魂诗人”的卢熙京卢编,2000 年的第一部剧集播出时,曾创下了韩剧历史上收视率倒数第一,这个耻辱的纪录甚至在她身上保持了十七年。
但在这十七年里,即使作品不卖座,观众不买账,她也没有迎合洒狗血的韩剧套路,而是坚持自己细腻、现实的写实风格。
一直写,一直坚持,直到她选择写下的故事成为正确答案。
04
她们共同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个作品最重要,一切用结果和数据说话的时代。
你可能也听过韩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一部 16 集体量的作品,不会全部拍完制作完后统一上线,而是开播前编剧先给出 4 集左右的完整剧本及 10 集左右的剧情梗概,播出后再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未拍的剧情内容。
所以,在韩国,编剧的权力很大,可以选择演员,选择导演,甚至电视台。
一个专业的时代。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对韩剧的认知,是家长里短,是车祸、绝症、失忆三件套。
她们让世界看到,我也能写出行业剧。编剧李祐汀,为了写出《机智的医生生活》,多次往返医院,学习专业医疗知识,剧本写完后,编剧团队可以直接成为医学院的学生。
编剧卢熙京,为了写出《live》,组建了一个 5 人的编剧团,光取材工作就持续了 1 年多,每个场景会检查所有的法律问题,写作过程中也一直接受法律咨询,她说自己:“比警察还要了解警察”。
一个正视女性,一个听女性说话的时代。
她们说:至今为止女性角色的特征是“男性喜爱的理想女性”,但是女性知道我们自己并不是善良美丽,惊奇的存在,我们希望在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的状况下被爱。
她们说:女性编剧不是只擅长写男性角色,我也能写出不依赖男性而独立行动的女性。但独立女性并不就是要断情绝爱的,不是好的女性角色,就要没有爱情。
她们说:世界上也存在互相托举,而不是女性单方面牺牲的爱情。如果你不知道,那我会继续写,持续写,因为人类会模仿,希望从这样一个个好角色开始,你会看到并意识到“他”的存在。
她们也说,生活是重要的,普通人是重要的,你自己是重要的。
“不要自我厌恶,请温柔地对待自己。你为了生存所做的一切,都是勇敢的。”
《未知的首尔》编剧李英“不假装幸福、不假装不幸、在心里诚实面对自己。”
“今天你会有好事发生。”
“有个使命我们不该遗忘,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为了承受磨难或不幸,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
“为这世上最厉害
最强大、最优秀、最可贵,
克服人生中无数艰苦的难关,
每天书写着‘我的奇迹’的最棒的你应援。”
“向同样活在当下的各位,
献上饱含真心的祝福。
愿你们奋勇前行,
反正今生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
《今生第一次》编剧尹兰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爱收藏她们写在每集或每季最后的这些句话,
就像来自韩国编剧、来自女性创作者的一封封情书和一个个拥抱。
是一个个温柔的,有力的,带着墨水、海风和市井气息的拥抱,穿越空间和语言而来。
你会在被拥抱时,听到自己同频的心跳。
撰稿:橡皮 三花
责编: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