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山穹剑)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身陷荷兰海牙监狱,其命运的走向成为了菲律宾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亲人的频繁探望到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整个局势变得愈发复杂。
7月初,杜特尔特的大儿子保罗怀揣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海牙监狱,他深知这或许不是一次寻常的探视。当保罗见到父亲时,老人脸上的沧桑与疲惫让他心头一紧。一周之后,菲律宾副总统、杜特尔特的大女儿莎拉肩负着更重的使命来到海牙。她看到父亲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那个精神矍铄、气场强大的父亲,如今瘦得脱了相,脸颊凹陷,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莎拉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父亲进行了深入的交谈。随后,她代表父亲向全国人民发布了一则重要通告:如果杜特尔特不幸在监狱中离世,希望能将他的遗体在海牙就地火化,之后把骨灰带回菲律宾,让他落叶归根。这则通告无疑是杜特尔特对自己后事的明确安排,也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他所处困境的严峻性。
杜特尔特的前妻齐默尔曼也在不久后前往海牙监狱探望。尽管两人早已离婚,但多年的感情仍在。探视结束后,齐默尔曼向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传达了他的心声:他不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这简单的几个字,彰显了杜特尔特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坚定态度,即便身处囹圄,也未曾动摇过内心的信念。
杜特尔特的这些举动,无疑都像是在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准备。这也难怪,作为一位80岁的老人,在监狱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身体状况本就难以维系,再加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以及西方国家对他的迫害,他几乎看不到从这西方监狱走出的希望。在他看来,自己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只能在这冰冷的牢房中等待生命的终结。
然而,杜特尔特的家人和朋友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马科斯的亲姐姐、参议员伊梅都选择“跳反”,加入到拯救杜特尔特的行列中。伊梅近日提交了一项名为《杜特尔特法案》的提案,这一法案的核心内容直指杜特尔特事件。法案规定,国外机构若要在菲律宾境内抓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签署自愿协议,二是获得菲律宾法院的许可。对于违反该法案的行为,处罚力度相当严厉,轻则处以6个月拘禁和1000万比索的罚款,重则将面临6到20年的监禁。
从法案的名称到具体条款,无一不体现出其针对性。很明显,这是为了惩罚当初那些对杜特尔特进行迫害的人。而众所周知,马科斯被认为是这起事件背后的最大黑手,如果该法案能够通过,马科斯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伊梅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大义灭亲”,为了正义,不惜将自己的弟弟推向可能入狱的境地,这样的勇气和决心在政坛中实属罕见。
除了伊梅的努力,菲律宾国内还有其他力量在为杜特尔特奔走。有菲媒报道称,3名菲律宾议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决议。该决议指出,杜特尔特已年届80,且出现了身体健康问题,鉴于此,要求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临时释放杜特尔特,将其安置在条件更好的地方实施软禁。这一决议的提出,体现了部分菲律宾政客对杜特尔特处境的同情,也反映出国内对杜特尔特事件的关注和争议。
与此同时,马科斯也并非坐以待毙。有消息透露,他正在酝酿重新签署《罗马规约》,试图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签约成员国。这样一来,他当初抓捕杜特尔特并将其送往海牙审判的行为就会显得“名正言顺”,从而为自己摆脱可能的麻烦。然而,面对伊梅提出的《杜特尔特法案》,马科斯的这一计划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为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补充性管辖原则”,其在介入主权国家内政时本就应持谨慎态度,而《杜特尔特法案》的出台更是从国内法律层面对国外机构在菲行动进行了约束,使得马科斯想借助国际刑事法院为自己正名的想法难以实现。
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在这一事件中也处于风口浪尖。面对菲律宾国内的呼声和相关法案的提出,其如何应对将成为关键。是坚守所谓的“司法公正”,还是考虑人道主义因素和菲律宾的国内法律,这对国际刑事法院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上一篇:神秘!这些房子不要买!
下一篇:兵团召开行政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