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火箭军)
深秋午后,阳光洒在群山之上。
上等兵刘凯迎来值班以来第一次休息,他拿起手机拨出一串熟悉的号码:“爸,我来到了你曾经战斗过的高原,这里的山比你说的还巍峨呢……”
刘凯的父亲刘金文曾是一名奔走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导弹工程兵,大山见证了他们青春奋斗的光辉岁月。
如今刘凯是某旅发射营一名操作号手,他第一次去高原执行任务,就进入了大山。
刘凯记得,父亲曾多次向他讲起高原的山:哪里的荆棘最茂盛,哪里的岩石最坚硬,哪里可以取水,哪里藏着危险的陡坡……
大山海拔高、气压低、紫外线强,它的冷峻考验着抵达这里的每一个人。
刘凯从未想过,担任值班任务第一周自己就出现食欲不振和失眠的症状,幸亏有副班长陶鑫的帮助。
陶鑫黝黑的脸上也泛着两坨紫红色的“高原红”。对刘凯来说,这是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肤色”,因为父亲脸上也曾有过。
小时候,刘凯曾问父亲:“脸为什么又黑又红?”父亲淡然一笑:“高原上紫外线强,晒的时间长了就这样了。”
父亲对他说起过许多高原的人和事,但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提及。
一天中午,刘凯再次失眠,他拨通父亲的电话,倾诉任务期间见不到阳光的痛苦。父亲说:“别怕,那是大山在磨炼你呢,就像当年磨炼我们一样!”
刘金文当兵第8年,接到进入阵地执行任务的命令。“起初还能看看高原的夜空,随着任务的深入,就很难见到阳光了。时间长了,皮肤变差了,也会失眠……”
那天,刘金文跟刘凯讲起往事。
一个月后,部队接到加快任务工期的命令,刘金文所在连队开启24小时连续作业,另一个连队负责向外清运石渣,吃喝拉撒全在阵地。
那段时间,战友们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开采、挖掘,溅起的粉末呛得人直咳嗽。
“当时的保障条件不像今天这么好,但战友们克服困难,每天加班加点轮番上阵,提前一周完成了任务。”刘金文说道。
听完父亲的讲述,一股豪情在刘凯心头激荡。那一刻,他体会到了父亲的伟大,感受到了导弹工程兵的荣光。
虽然他与父亲不是同一个战位,但他们的使命相同——征服大山。从那天起,刘凯坚定信念,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全力以赴完成值班任务。
如今的阵地内部全时灯火通明,相关保障也很到位,健身器材、军营唱吧等设施都很完备,值班生活也不再那么枯燥。
“坚持下来就习惯了!”一想到阵地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刘凯心想,“跟父亲那会儿比起来幸福多了!”
值班结束那天夜里,刘凯见到了久违的夜空,望着弯弯的月牙悬在大山上空,他感觉异常轻松。
他和战友们一起成功征服了大山,也更加理解父亲曾经肩负的责任。
他深知,与父亲长达17年的军旅时光相比,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稿来源:火箭兵报
主管 |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 宣传文化中心
刊期 | 第 10xxx 期
监制:赵法胜
主编:苏长乐
责编:吕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