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恐龙化石在上海亮相,恐龙肠道化石、单指爪龙让人眼界大开
创始人
2025-07-19 19:51:00
0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内蒙古主题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辽阔草原的史前巨兽化石,为申城观众开启了一场融合顶尖科学发现与浓郁地域文化的沉浸之旅。主题周活动聚焦内蒙古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与草原文化风貌,通过展品展示、民俗表演、4D影片、科学讲座、线下课程等多种形式,揭开了内蒙古草原在白垩纪时代的神秘面纱。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陟宇介绍,“王氏达斡尔龙”化石是本次展览的亮点展品之一,极具科学价值,因为它保存了完整的恐龙肠道结构痕迹。这种保存级别在全球恐龙化石中实属罕见,如同大自然馈赠的精密“腹腔铸模”。它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一个窗口,得以窥见恐龙消化系统的真实构造和食性特征。

“单指临河爪龙”化石也值得关注,它颠覆了“恐龙普遍有多个指爪”这一传统认知。化石显示,这种恐龙长有单一指爪,即只有一个功能指。这种适应性结构,在阿瓦拉慈龙类乃至整个恐龙家族中都十分特殊。科学家推测,“单指临河爪龙”的习性与食蚁兽相似,其单一指爪是演化的结果,与挖掘蚁穴、捕食蚁类相适应。

多件来自内蒙古的恐龙化石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翅。

除了静态的化石展示,内蒙古主题周上还将举行系列活动,让科学知识“活”起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冯伟民带来的《化石奥秘与恐龙世界》讲座,带领公众从骨骼、足迹、羽毛与蛋巢中,解码远古巨兽的生命信息。馆方联合腾讯微信创新实验室发起的“中国恐龙大展·AI小程序创意设计征集”,邀请6—18岁学生用编程工具搭建自己的恐龙世界,架起传统古生物教育与前沿数字技术的桥梁。

科普课程《恐龙中的小不点》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探索小型恐龙的生存智慧。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老师们带领下,参加科普课程的孩子和家长学习了恐龙分类,以及它们的不同习性。孩子们还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恐龙生态微观模型,把恐龙知识带回家。

冯伟民研究员为学生带来《化石奥秘与恐龙世界》讲座。

本次主题周是沪蒙两地自然博物馆深化合作的结晶。自2023年起,双方在科普教育、展览共建、人才交流、标本修复等领域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这既是我们阶段性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探索‘科学传播+文化融合’新路径的实践。”

“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自今年5月底开展以来,以其汇集全国12家机构118件(组)珍稀标本的规模,成为今夏上海最热门的自然科学展览。随着内蒙古主题周的启幕,一幅更为辽阔的“恐龙中国地图”正徐徐展开,等待公众前来探索亿万年前神州大地上的生命传奇。

原标题:《内蒙古恐龙化石在上海亮相,恐龙肠道化石、单指爪龙让人眼界大开》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俞陶然 陆天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易盛成为近一周调研机构数量最... 人民财讯7月20日电,新易盛成为近一周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股票。新易盛近一周合计有183家机构调研,其...
“洪城拍客”摄影作品展示丨出发 转自:南昌发布《出发》作者:游华赣江之畔,夏意铺陈,旌旗猎猎。一声“出发”,点燃2025年南昌市横渡...
“中国迪士尼”,80元玩3天 作者:孟倩编辑:闵杰7月的开封,热情与热浪同样灼人。早晨7点,距离正式开园还有一小时,万岁山武侠城的...
金流滚滚下的隐形大鳄 一晃2025年已经过半,又到了各大矿业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的时候。以产量衡量,全球十大矿业公司你追我赶...
吴曦于汉超,真的是申花买的“挂... (来源:上观新闻)昨晚,当马宁吹响京沪对决的终场哨音,场上的两位老将——吴曦和于汉超不约而同地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