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权宣布立即全面停火!美大使:以叙领导人已同意停火!联合国:冲突已导致近600人死亡
创始人
2025-07-19 18:51:50
0

每经编辑|张锦河    

据央视新闻,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9日,叙利亚政权发表声明宣布在苏韦达立即全面停火。叙政权呼吁所有各方立即遵守停火协议。

当地时间19日,叙利亚政权内政部门称,其安全部队已开始在苏韦达省部署,目的是结束战斗。

当地时间19日,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兼叙利亚问题特使汤姆·巴拉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已同意在叙南部停火。

叙利亚政权18日说,将向南部苏韦达省专门派遣一支部队,以化解当地武装冲突,同时采取政治和安全措施使局势尽快恢复平静。据《以色列时报》当天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以色列官员为消息源报道,由于叙南部局势持续不稳,以方将“允许”叙政权安全部队“有限度”进入苏韦达省48小时。

本月13日,苏韦达省德鲁兹武装派别与贝都因部落爆发激烈冲突,叙政权安全部队随后介入并与德鲁兹武装派别发生交火。以色列很快以保护叙利亚德鲁兹人为由介入,先是轰炸叙政权在苏韦达省和德拉省的军事目标,又于16日猛烈空袭叙首都大马士革重要目标。

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7月18日报道,叙利亚城市苏韦迪耶郊区18日发生了冲突,对阵双方是亲政权的部落武装和德鲁兹派团体。在该地区,数日来的冲突已经造成数百人死亡和数万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呼吁停止“流血冲突”,并要求对叙利亚南部这一地区的冲突进行“迅速且透明的调查”。联合国称,上周日开始爆发的冲突已经导致近600人死亡。

报道引用苏韦迪耶派驻公立医院的政府工作人员鲁巴的表态称:“这不再是一个医院,而是变成了一个公墓。我们没有水电,药品也开始短缺。”

医生奥马尔·奥贝德表示:“14日上午到现在接收了400多具尸体,其中有很多女性、儿童和老年人。”

报道称,这种暴力活动削弱了叙政权领导人沙拉的权力基础和重建秩序的承诺。

据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一些目击者和德鲁兹武装团体指责叙利亚军队是为了贝都因人作战,并且进行了掠夺行为。在声言要保护德鲁兹少数民族的以色列威胁要进行轰炸后,政府军于17日撤出了苏韦迪耶,沙拉表示希望避免与以色列“公开宣战”。

据新华社,约旦外交部7月17日发表声明说,约旦、阿联酋等11个中东国家当天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叙利亚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叙利亚事务。

声明说,约旦、阿联酋、巴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埃及等国外长过去两天里就叙利亚局势密集磋商,统一立场。

各国外长一致强调,支持叙利亚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反对任何外国干涉叙利亚事务;欢迎就结束叙苏韦达省危机达成的协议,强调必须执行协议以保护叙利亚的统一和公民安全;支持在苏韦达省及整个叙利亚建立安全、国家主权和法治的努力,反对暴力、宗派主义、挑起不和与煽动仇恨。

各国外长谴责以色列袭击叙利亚,认为这公然违反国际法、是对叙利亚主权的公然侵犯,破坏叙利亚安全、稳定、领土完整和公民安全。他们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叙利亚重建进程,呼吁联合国安理会担负起责任确保以色列全面撤出叙利亚,停止以色列所有针对叙利亚的敌对行动及干涉,执行安理会第2766号决议及叙以1974年签订、在戈兰高地设立缓冲区的《部队脱离接触协议》。

本月13日,叙利亚苏韦达省德鲁兹武装派别和贝都因部落爆发激烈冲突,叙政权内政和国防部门武装随后介入并同一些德鲁兹武装派别发生交火。叙内政部门16日宣布在苏韦达省达成新的停火协议。

去年12月叙利亚政局剧变后,以色列以“自卫”为由,趁机出兵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及毗邻地区,寻求与占苏韦达省人口多数的德鲁兹人合作,在叙南部建立所谓“防御区”,并公开要求苏韦达等叙南部三省“彻底非军事化”,拒绝叙政权部队或其他武装进入叙南部或在叙南部立足。苏韦达省冲突爆发后,以色列持续空袭叙政权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参考消息、新华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粥里春秋阅读答案 粥里春秋阅读...  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伟大的悲剧...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
阅读题在沙漠中心阅读答案 沙漠...  在沙漠中心阅读答案【一】  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阅读答案 心...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答案 从雾都的...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