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7月18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青年分论坛上,一组数据引起关注:2024年新增网络文学签约作者中Z世代占比近40%,最年轻的中国作协网络作家会员仅25岁。年轻一代正在用键盘重构网络文学的创作版图。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说,Z世代的加入正推动网络文学完成质变:“网络文学广大青年的网络作家,为我们新时代的文学注入了新鲜的时代气息,在叙事手段、思想深度、国际创新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过去网络文学常被视为消遣产品,如今青年作家让作品呈现出文学自觉’。”
在作家麦苏看来,当前的网络文学是一场由Z世代青年主导的文化革新。“他们以键盘为舟、想象力为帆,在数字海洋中驶向星辰大海,不仅改写了网络文学的题材格局与精神内核,更让中国故事焕发出年轻而磅礴的生命力。”
Z世代网络作家的作品已经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麦苏介绍,5年来,现实题材作品增长超30%,其中多数为青年作家的作品。例如,《破浪时代》里中国手机征战全球的硝烟;《致富北纬23度半》中扶贫干部的汗滴禾土;《在阳光眷顾的大地上》非洲草原中国工程师的背影……“父辈的奋斗史诗在青年笔下重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的蓝图在故事里闪光。”
论坛上,番茄小说副总编辑李梦分享了一组有趣数据:平台57%的创作者为95后,他们创造的“玩梗文学”正成为新流派。例如,《长矛老师》将网络热梗与言情故事结合,被读者称为“互联网嘴替”,堪称“网梗大全”的爆款之作;《蓄意逐风》精准的捕捉了年轻读者的社会情绪,这部作品也在今年6月入围“第四届网络文学青春榜年榜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来自95后、00后作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年轻作家的创作能量。”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文学创作群体正呈现职业多元化特征。据调研,网络作家覆盖国民经济188个行业类别,医生、工程师、外卖员等职业经历被转化为创作养分。
外卖员出身的作家张博楠带来《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记录下“系统算法与人间烟火的碰撞”;工程师晨飒在《乘势跨越》中刻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被中国作协列入重点扶持项目。“我们写的不是‘工业糖精’,而是螺丝钉里的星辰大海。”晨飒说。
在论坛上,北京青年文学协会同步启动了“百位网络作家青春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推动百部作品版权转化,Z世代作家的作品,以及打动Z世代读者的作品将更快更好地进入市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下一篇:肖战,“彻底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