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7 日至 18 日,宜良县狗街镇小哨社区迎来第十三届干巴菌节暨第十九届彝族火把节,这是一场集美食、文化与民俗于一体,通过“生态+文化+产业”融合模式,全方位展示小哨社区在野生菌资源保护、农文旅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不仅让八方宾客领略了菌乡魅力,更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社区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
小哨社区以 “滇中菌王” 干巴菌闻名遐迩,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的干巴菌肉质醇厚、香味独特,是备受追捧的天然珍馐。依托野生菌这一核心资源,当地探索出 “生态保护 + 产业发展” 的路径,不仅守护好山林中的野生菌宝库,更发展起规模化蓝莓基地、标准化番茄基地等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增收格局。
据了解,节庆期间举办的 “菌王争霸赛” 备受瞩目。来自当地的菌农带着自家采挖的优质干巴菌参赛,经过专业评审,一朵重0.61公斤的干巴菌,在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菌王”。这场比赛不仅打响了小哨干巴菌的品牌,更直接带动了野生菌的市场认可度,让当地采菌人、销售户的腰包更鼓。
摔跤比赛则吸引数千观众助威,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与此同时,赛场周边的农特产品摊位前人潮涌动,桃子、番茄等特色农产品销量激增,借着节庆人气,乡亲们收入也提高了。这样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节日经济成为社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夜幕降临,熊熊篝火在广场中央燃起,映红了乡亲们与游客的笑脸。彝族同胞身着绚丽民族服饰,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欢快旋律踏歌起舞。火苗噼啪作响,与欢笑声、歌声交织成动人乐章,既延续了民俗的温度,也让农特产品摊位的夜间生意持续火爆,火光照亮了百姓的增收路。
从野生菌的鲜香到产业的兴旺,小哨正以菌为媒、以节聚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的共富之路,不仅擦亮了“小哨干巴菌”金字招牌,更成为宜良县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让节日成为带动百姓增收、激活社区发展的新引擎。
END
(注:转载请标注来源)
全媒记者:钱瑾 马嘉 李维义李竞勇
编辑:钱瑾 校对:李维义
审核:余青 焦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