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西藏东财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东财瑞利债券”)披露了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基金在份额总额、净值表现等方面呈现出一定变化。以下将对报告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两类份额收益有差异
东财瑞利债券在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不同份额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 | 东财瑞利债券A | 东财瑞利债券C |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100,945,969.31 | 6,681,649.73 |
本期利润(元) | 97,027,957.69 | 5,829,490.15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154 | 0.0092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13,914,262,174.43 | 870,751,301.57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878 | 1.0834 |
从数据来看,东财瑞利债券A的本期已实现收益和本期利润均显著高于C份额,这表明A份额在该季度的投资运作中获取了更多的收益。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A份额也高于C份额,显示出A份额为投资者带来了相对更好的单位收益。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份额更是远超C份额,反映出A份额在基金资产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基金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有差距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收益率对比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三个月 | 1.28% | 0.11% | 1.66% | -0.38%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8.78% | 0.10% | 10.18% | -1.40% |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三个月 | 1.22% | 0.11% | 1.66% | -0.44% |
过去六个月 | 1.25% | 0.11% | 1.04% | 0.21% |
过去一年 | 5.18% | 0.13% | 4.76% | 0.42%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8.34% | 0.10% | 10.18% | -1.84% |
可以看出,在过去三个月,A、C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差值分别为 -0.38%和 -0.44%。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两者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仍存在差距,C份额差距更大,为 -1.84%。不过,在过去六个月和过去一年,C份额净值增长率相对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有正的差值,分别为0.21%和0.42% ,显示出在部分时间段内C份额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基准收益率变动对比
从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来看,整体上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这意味着基金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尚未完全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所设定的收益水平,投资者需要关注基金后续能否缩小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
投资策略与运作:紧跟市场灵活调整
2025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波动较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81%下行17bp至1.64%,收益率曲线整体陡峭化。4月因中美关税摩擦,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移,债市连续上涨;5月央行降准、降息落地,市场利多出尽,同时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债市有所调整;6月央行超预期提前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债市进一步上涨。
报告期内,基金组合紧密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久期水平、杠杆水平、持仓期限结构及持仓券种结构,同时注意控制回撤风险。这种紧跟市场变化的操作策略,旨在适应市场波动,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但也对基金管理人的市场判断和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但未达基准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财瑞利债券A份额净值为1.0878元,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6%;东财瑞利债券C份额净值为1.0834元,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6%。
虽然两类份额的净值均有所增长,但均未达到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这可能与债券市场的复杂波动以及基金投资组合的调整未能完全契合市场变化有关。投资者在关注基金净值增长的同时,需留意其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评估基金的实际表现。
基金资产组合:债券投资占主导
资产组合情况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基金投资 | - | - |
2 | 固定收益投资 | 12,625,540,329.21 | 85.21 |
其中:债券 | 12,625,540,329.21 | 85.21 | |
资产支持证券 | - | - | |
3 | 贵金属投资 | - | - |
4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85,010,479.45 | 0.57 |
其中:买断式回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
6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843,751.90 | 0.01 |
7 | 其他资产 | 2,104,997,103.05 | 14.21 |
8 | 合计 | 14,816,391,663.61 | 100.00 |
可以看出,东财瑞利债券在报告期末的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高达85.21%,其中债券投资为12,625,540,329.21元,是基金资产的主要配置方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0.57%,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极少,仅0.01%,其他资产占比14.21%。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体现了债券型基金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的特点,同时其他资产的配置也为基金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债券投资组合
序号 |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国家债券 | 4,873,033,942.87 | 32.96 |
2 | 央行票据 | - | - |
3 | 金融债券 | 7,712,089,038.39 | 52.16 |
其中:政策性金融债 | 7,712,089,038.39 | 52.16 | |
4 | 企业债券 | - | - |
5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 | - |
6 | 合计 | 12,625,540,329.21 | 85.39 |
金融债券占比最高,达52.16%,国家债券占比32.96%,反映出基金在债券投资上偏向于风险相对较低、收益较为稳定的国家债券和金融债券,以保障基金资产的稳健性。
序号 | 债券代码 | 债券名称 | 数量(张)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250210 | 25国开10 | 22,400,000 | 2,264,725,917.81 | 15.32 |
2 | 250011 | 25附息国债11 | 21,600,000 | 2,168,378,804.35 | 14.67 |
3 | 250007 | 25附息国债07 | 9,600,000 | 976,901,786.30 | 6.61 |
4 | 230208 | 23国开08 | 6,000,000 | 617,672,712.33 | 4.18 |
5 | 210203 | 21国开03 | 4,600,000 | 470,556,684.93 | 3.18 |
前五名债券投资中,包含了国开债和国债,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较高,进一步体现了基金投资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行业股票投资:暂无股票持仓
报告期末,本基金未持有境内股票,也未持有港股通投资股票。这与债券型基金的投资特性相符,主要聚焦于债券市场,减少股票市场波动对基金资产的影响,以实现稳健增值的投资目标。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A、C份额均大幅增长
类别 | 东财瑞利债券A | 东财瑞利债券C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7,975,272,154.41 | 379,598,210.25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8,981,578,202.87 | 1,006,016,474.72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4,166,005,156.57 | 581,919,783.58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12,790,845,200.71 | 803,694,901.39 |
东财瑞利债券A份额从期初的7,975,272,154.41份增长到期末的12,790,845,200.71份,增长幅度超过40%;C份额从期初的379,598,210.25份增长到期末的803,694,901.39份,增长幅度也颇为显著。这表明投资者对该基金的认可度在提升,资金持续流入。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份额大幅增长可能对基金投资运作带来的影响,如投资组合调整难度可能增加等。
综合来看,东财瑞利债券在2025年第二季度虽在份额增长上表现良好,但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存在一定差距。投资者在关注基金规模扩张的同时,应密切留意基金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调整及业绩表现,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