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央视财经
(央视财经《光华一见》)本周,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发布备受瞩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评价说,“2025上半年经济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我们观察到,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不仅反映在各项经济指标的稳健增长上,更生动地反映在可感可触的具体细节当中。
首先,“投钱”是门学问。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5万亿元,这些钱重点都用在哪?《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今年以来,更多投资在往教育就业、健康医疗、住房改造等方面倾斜。就拿我们身边的居住环境来说,很多老旧小区都装上新电梯,住宅楼翻新了外立面,屋内户外展开了适老化改造,此外还有建“好房子”、升级城建等等。如今,不少城市内河变得鸟语花香,老街旧巷也修补得敞亮平坦,在15分钟生活圈,“口袋公园”走几步就能到。投资投到民生细节处,让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这才有亮出成绩单的底气。
消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感。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消费拉动经济可谓举足轻重,这其中的含金量,很大部分来自需求的升级。如今,在衣食无忧之外,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体验感。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蓬勃兴起,跟着电影去旅行、看球“带火”一座城、收藏限量版潮玩、打卡网红餐厅等,这些个性化消费,折射出人们在需求“金字塔”上向更高层级攀登,也让经济增长多点开花,消费马车跑得更有劲了。
消费的高阶需求,必然要有“含金量”更高的产业体系来支撑,经济数据也印证这个趋势。在生产端,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势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快。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这些高潜力赛道贡献率持续攀升,还相应提高了人才配置的含金量,提供了更多高附加值的高薪岗位,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互动。
投资聚焦民生、消费提质升级、产业焕新创新,经济运行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和参与。众人拾柴,中国一定能将更多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