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海果洛的12岁姑娘德唐措渴望有一双新雨靴,长阳实验学校的吴若旸帮助她实现心愿;新疆的阿依孜巴·艾孜提艾力希望在大舞台上唱一首歌,白领驿家社工马上和他牵手,两人在舞台上一起清唱……昨天,“家在上海·一起幸福”——2025年上海与对口地区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研学实践活动分享荟在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来自新疆、西藏、青海、云南、湖北和上海的6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活动。主办方介绍,“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为上海与对口地区各族青少年增进理解、加深友谊、拓宽视野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上海开展了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在“手拉手”中广泛交往、在“心连心”中全面交流、在“肩并肩”中深度交融。2025年,上海与对口支援地区的53批近万名各族青少年进行互学互访。本次分享荟,不仅是各族青少年来沪研学交流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进本市各族青少年交流的再动员和再深化。
活动中,《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刘芳分享了“夜光杯走进喀什校园”文化润疆的动人故事,用心用情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爱我中华山河美”为题,在沪喀青少年心中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心桥。“最美志愿者”王萌萌分享了十年云南支教的坚守,讲述了云南姑娘小美从大山走向上海、最终圆梦的励志历程。“点亮微心愿”环节,在广泛征集参加活动各族青少年微心愿的基础上,通过“结对认亲”的形式助力青少年圆梦。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三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线路。这三条研学线路,以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等红色地标为核心点,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有机融合,为各族青少年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提供了“精神富矿”。
本次活动由市民族宗教局、市合作交流办、团市委、市妇联主办。
本报记者 鲁哲
上一篇:联合国秘书长宣布:丛光接任
下一篇:中国电动车畅销印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