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支教团14年接力情暖5503名老区孩童
创始人
2025-07-19 14:02:41
0

易荣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反哺山乡,播撒梦想!”7月18日,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茶坳村小学操场上,65名大学生志愿者头顶骄阳,面对“大别山支教团”旗帜举起右拳宣誓。第十四届“大别山支教团”志愿服务就此拉开序幕。

大别山支教团第十四届成员宣誓。易荣波/摄

青春誓言在操场上空回荡,志愿者们随即奔赴大悟县东新乡、新城镇金岭村、宣化店镇茶坳村的3所村级学校,为600名山区孩子开展为期1个月的暑假支教活动。

从2012年到2025年,这支由大悟本土90后大学生董世洁发起的公益组织,第一届成员14人(本报2016年10月12日1版曾报道),14年来已吸引580名来自大悟本地以及全国53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5503名当地儿童。

第十四届支教团成员中,2024级本科生周佳辉是大悟人,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系。此前,周佳辉得到过大别山教育基金会、朱道六奖学金等组织与爱心人士的奖励帮扶,“一路走来,我收获了许许多多温暖;现在,我想带着更多家乡的孩子看见更远的天空。”当天,站在茶坳村小学的讲台上,周佳辉说。

从“受助者”到挺膺担当,用反哺写就传承,14年来,这样的“双向奔赴”在支教团中不断上演。

大别山支教团第十四届成员在茶坳村小学集结,准备前往该县3所村级小学支教。易荣波/摄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参与支教的董东花,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大悟县宣化店镇金山初级中学当化学老师,“当年支教时孩子们追着问‘老师,你明年还来吗’的眼神,让我明白这里需要更多人扎根”。

大悟县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个暑假,董东花计划组织所在班级的大悟“红色小导游”,联手大别山支教团,共同开展“重走突围路传承革命志”等红色教育活动。

“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让孩子们知道,脚下的土地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力量。”今年支教开始前,第十四届大别山支教团团长贺龙珏联合志愿者们,围绕“发挥大悟红色资源优势,将弘扬大别山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的点滴”开展了研讨。他们还邀请了当地“薪火爷爷”陈义万,届时将为孩子们讲述大别山红色故事。

多年来,“丰富山区孩童的精神生活”一直是大别山支教团的工作重心。

大别山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在商议完善教学内容。易荣波/摄

从2012年至今,支教团先后在大悟县16所山区学校搭建起“梦想图书室”“微型广播站”。围绕大悟红色文化设计的课程与活动超百场,支教团致力于让大别山精神从历史课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长养分。

从第一届的1所学校到如今的多个支教点,“变化的是规模与形式,不变的是支教团‘莫问前程、一路向善’的初心。”贺龙珏说。

这支支教团背后,也凝聚着多方支持力量。

“这是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和防溺水指导手册……”7月18日清晨,团县委的工作人员将防暑物资交给支教团,这是他们连续14年为支教点提供的保障。县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县妇联的暖心礼物,更让这场公益行动充满“众人拾柴”的温暖。

从最初的“14 名志愿者挤一间教室”到如今的标准化物资配备,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校地联动+艺术赋能”的多元模式,支教团的成长,也是老区大悟教育帮扶生态不断优化的缩影。

今年,第十四届支教团与大悟县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合作,为山里孩子们带来了心理健康课程、团辅活动,以及声乐、美术等兴趣课堂。

第十四届大别山支教团队员们合影。易荣波/摄

当青春与老区相遇,当理想扎根土地,红色基因有了最鲜活的传承模样。截至目前,大别山支教团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20余项荣誉。“最珍贵的‘荣誉’,是孩子们作业本上‘长大后我也要当老师’的稚嫩字迹,是14年来5503名孩子眼中愈发明亮的光。”团队一名志愿者说。

七月流火,这场青春与爱心接力的故事正在继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邮消费金融获评“数字金融优秀... (来源:经济日报)转自:经济日报7月16日,在2024年“点数成金”数字金融优秀案例评选中,中邮消费...
警方通报“合肥万象城香奈儿柜姐... 7月19日,蜀山公安通报:7月18日20时54分,蜀山区某商场发生一起纠纷警情。王某在该商场一门店内...
世纪出版启动全媒体编辑孵化营 在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浪潮下,传统出版边界被彻底打开,编辑角色被重新定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的...
财通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季报解读:... 2025年第二季度,财通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表现出份额赎回与净值增长并存的态势。报告期内,基金份额赎...
我的记者故事 | 十年拍一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剑在复兴号高铁列车驾驶室进行体验式采访(安全环境下拍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