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今天传来好消息:中国队六名选手全员夺金,团体总分世界第一,其中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邓乐言、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张恒烨双双摘得满分金牌。
邓乐言斩获的这枚金牌,是上海市上海中学自2000年以来的第18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该校获得的金牌总数位居我国同类学校第一。
【中国队唯一高一选手】
邓乐言从小就是圈内小有名气的数学天才,人称“言哥”。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市民办盛大花园小学、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和上海市上海中学。
去年11月公布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获奖名单中,当时就读初中的邓乐言荣获组合与概率赛道铜奖。这也是该赛事举办以来,首次有初中生获此殊荣。同年12月,当时刚读上海中学高一的他,在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中获得满分金牌,名列榜首。
邓乐言(中)
今年3月,经过为期9天的集训,邓乐言勇于拼搏,不断克服困难,顺利入选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今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赛场上,作为中国队唯一一名高一选手,邓乐言首次出征,赢得满分金牌。
此前,上海中学曾于2008年至2016年创造了一所中学连续9年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奇迹。随着邓乐言此次夺金,该校自2022年以来又创造了连续4年获得6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新纪录。
【自小展现数学天赋】
事实上,邓乐言从小就展现了数学天赋。一般小朋友看到数学著作,一头雾水味同嚼蜡,他却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在邓乐言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发掘了他的数学天赋,并加以培养。家长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度自律的品质、不轻言放弃的韧劲,以及主动学习与自学能力。
初中进入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后,在学校系统化的课程、强大的师资、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规划、优质的平台加持下,邓乐言如鱼得水,进步神速。由于优异表现,他连续三年蝉联华育中学校长奖。
在数学老师兼教练卢老师看来,邓乐言数学天赋卓越,数学兴趣浓厚,不仅高度自律,而且善于学习。他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律,激励着身边的同学不断奋勇争先。身边的同学的优秀品质、强大的竞争力和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激励他始终保持谦逊,努力向前。
邓乐言性格开朗,为人坦率,乐于与同学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在数学求学之路上,引领身边同学共同进步。卢老师会找一些比较难的题目给大家做,邓乐言拿到题目总是很快给出解答。在同学们的眼中,他的脑子里仿佛有一个巨大的题库。
在初中同班同学刘子凡的印象中,邓乐言对数学的热爱无与伦比。数学学习需要那种冥想般的长时间深度思考,这需要沉得下心,而“言哥”随时能进入这种状态。这种能力不仅源于他的天赋,更是因为他认真刻苦地长期积累所成就。他的学习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扇新的大门。
【明年IMO将在上中举行】
去年,中国数学会决定委托上海市上海中学承办2026年第6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2026)。2026年7月,第6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将在上海中学举行,这是该赛事首次将承办权交给一所中学。
从1990年开始,上海中学在全市率先成立数学班,开展数学强潜能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铺路搭桥”。去年8月,数学家丘成桐授权上海中学—华育中学联合体开设“丘成桐少年班”。
迄今为止,上海中学学子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18枚,金牌总数位居我国同类学校第一,创造了一所中学连续9年(2008—2016年)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纪录。自1990年成立数学班以来的35年里,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学特长学生上千名。
原标题:《上海中学学子摘得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IMO明年登陆上海》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
题图说明: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开幕式上,中国队六名选手合影。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