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图为队员走进企业指导用户安全用电。本报记者 陈正 摄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多年来,国网文安县供电公司“廊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根据文安县地域特色和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把工作办到百姓心坎儿上。近日,服务队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十佳’共产党员服务队”称号。
“窄巷”骑行拉近服务距离
文安县滩里镇的胡同巷子狭窄曲长,宽度仅供两个成年人并立而行,供电抢修车辆无法进入,仅东滩、中滩、西滩3个村200米长的窄巷就有百余条。服务队带头成立了“‘窄巷’骑行服务队”,身穿红马甲,骑上电动车,装载着工具、物料,机动灵活地行驶在深街窄巷中,走街串巷开展用电服务和志愿服务,大大缩短服务时长。
“互联网+”加快响应速度。服务队大力推广“互联网+”服务,推出“电小二”一扫通服务平台,制作带有二维码图案的开关贴和墙贴分发到用户家中,用户扫一扫,台区经理信息跃然手机屏幕,指尖点一点,台区经理立即赶到,客户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推广网上国网APP、按客户类型成立微信群,问需客户,线上办电,让客户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主动上门护航经济发展
服务队坚持办实事惠民生,积极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主动上门守护绿色发展,服务队将重点企业、养殖基地、种植大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一对一开展“保姆式”服务。服务队主动走进奶牛养殖基地等大型企业,定期对厂区的供电线路、加工车间、开关插座进行全方位检查,深入了解蔬菜、西瓜大棚用电需求,为种植户安全使用大棚温控、种植照明、给排水设备等提供帮助和建议,保证企业和农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村网共建延伸服务链条。服务队积极助力乡村电气化建设和清洁能源发展,以“党建引领·村网共建”为抓手,构建党员“1+N”网格化服务模式,大力推广电力服务驿站,推进“绿色希冀”进企业降本增效、“电管家”进校园等延伸服务活动,先后建设完成“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20个,其中滩里镇供电所东滩村和大围河供电所大围河村,入选冀北公司2023年度“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
保电一线践行雷锋精神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服务队。服务队发扬“电网铁军”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担当作为,义无反顾。
抗洪救灾冲在前。2023年8月,滩里镇、新镇、苏桥等乡镇的8个村街受洪灾影响。服务队与当地村街党支部建立24小时联系机制,派出服务队员驻守堤坝、转移群众,派出突击队为防洪堤值守点紧急接电,为居民安置点全天候保电,坚守22天。在灾后复电“攻坚战”中,队员们又成为急先锋。白天,他们扛着工具和抢修物料,徒步清理树障沙石,抢修复电。夜晚,他们研究复电方案,紧急调配物资和机械,保障了受灾村街在水退后24小时内恢复供电。
“管家式服务”暖人心。服务队按照“管到灯头、管到开关、管到插座”的“管家式”服务原则,将受灾群众的用电问题“一管到底”。他们“难事帮办”,义务为居民用户家中的被淹线路重新布线,帮助检测家用电器安全情况。他们“特事特办”,与重点企业客户结成“专属服务对子”,主动上门帮助调试设备。他们“急事急办”,为口头村新建的方舱小学紧急接电,仅用时2个半小时。爱心捐助解民忧。在抗洪捐款中,服务队慷慨解囊、踊跃捐款。
在洪灾过后,服务队帮助村街、居民清理垃圾、消杀环境。在洪灾过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夕,服务队又组织了“我接村民‘办年货’、同心共度‘幸福年’”联建活动。公司召集6辆中巴车,由队员们接送洪水中受灾最严重村庄的村民近百人,到文安县城妫汭集贸市场采购年货,让灾后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下一篇: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