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或家属问道“医生,肿瘤患者能不能吃鱼、吃牛羊肉、吃鸡蛋、吃......”。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回答肿瘤患者的饮食问题。
一、
肿瘤患者的代谢特征
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79.4%。一方面,因恶性肿瘤患者的能量消耗较一般人群提高近10%,特殊的糖代谢使患者每天需要额外消耗大约300 kcal能量。其次,恶性肿瘤诊断相关操作、伴随症状及其治疗都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都带来巨大的创伤和应激,进一步使能量消耗升高。同时,由于炎症反应及分解代谢,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肌肉减少,是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肿瘤患者的“忌口”等认知误区也进一步造成营养不良加重。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抗癌路上的巨大威胁,营养不良将导致患者对放疗、化疗、手术的耐受力下降,敏感性降低,甚至无法耐受抗肿瘤治疗,导致治疗延迟、疾病进展,死亡风险上升,生存期缩短。
二、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肿瘤营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应该作为肿瘤患者的基础治疗,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肿瘤患者应该早期启动全程、主动营养治疗。根据营养诊断结果分类实施营养治疗,遵循膳食优先、口服优先、营养教育优先、肠内营养优先的四个优先原则和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管饲、部分肠外营养及全肠外营养五阶梯营养治疗规范。肿瘤营养疗法的基本要求是满足肿瘤患者目标能量及营养素需求,最高目标是调节代谢、控制肿瘤、维护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
肿瘤患者饮食建议
如果可以正常吃饭,那按照营养需求正常饮食,无需太特殊忌口(根据病情遵医嘱执行进食注意事项);如果通过吃饭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就需要开始饮食+口服营养补充(特医食品),还不行就要通过口服或者管饲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还不够,最后再上输液的静脉肠外营养。
1、即使正常进食的肿瘤患者,也可能存在食物成分不足,摄入的能量及蛋白质总量过低的情况。摄入高能量与高蛋白质饮食是维持或改善营养状态的首选方式。
2、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经口进食仍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推荐补充性肠内营养,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对于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因进食障碍等原因而摄入不足时,可考虑管饲喂养。
3、肠内营养可在手术、放疗、化疗期间及居家期间使用,一般于两餐之间补充。也可根据情况配合应用改善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的药物,如甲地孕酮,补充消化酶、益生菌、微量营养素等。
4、通过经口进食和肠内营养仍不能满足营养素的需求时,推荐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严重的肠梗阻、肠道缺血、肠道出血、消化道瘘、休克等,一般情况下是肠内营养治疗的禁忌证,特殊情况需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需要患者、家属共同努力,争取尽量使患者体重不下降是理想目标。
供稿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