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本报讯 (记者郝燕)近日,唐山高新区迎来机器人产业新突破——双足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机正式下线。这款被开发者称为“高情商”的智能机器人身高1.69米,体重69公斤,全身配备鱼眼相机、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实现了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的重大飞跃。
与传统关节机器人不同,这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集成语音识别行为交互、面部表情识别等模块,它能与人类进行自然流畅的交流;具备实时解析手势轨迹与肢体语言的能力。机器人搭载的视觉传感器融合系统能捕捉面部肌肉微表情变化,使交互更加人性化。
在智慧园区服务中,它可根据游客的游览节奏和兴趣点,实时生成定制化讲解内容,提供沉浸式导览体验。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让其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理想助手。在医疗场所,这款机器人能担任贴心导诊员,引导患者前往诊室、检查室、缴费处等区域,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群体提供缓慢跟随、搀扶辅助等服务。
在航站楼、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它能成为高效的导航员,引导旅客到安检口、登机口,解答票务查询、改签流程、卫生间位置等问题,实现毫秒级的定点导航响应。
工业领域更是它发光发热的主战场,该机器人的仿生双臂设计、高精度力控系统,在3C和半导体行业的上下料场景中可以高效地将原材料放置到生产设备上,并在加工完成后将成品取下,提高生产效率。这款机器人代表了人机交互的新方向,其在钢铁冶炼、工业制造、医药化工及高危环境人工替代等核心领域的深度渗透,开启了生产安全与效率升级的新篇章。在高温冶炼车间,它替代人工完成高温物料转运;在化工园区,它穿梭于有毒有害区域执行巡检监测;在高危检修现场,它精准操作规避人员暴露风险。通过在这些传统高危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机器人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全流程的运转效率,更从根本上改善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向新高度。
此外,该机器人还具有轮式底座的改型,可应用于物流转运场景,能胜任抓取、放置、搬运等任务。其具备的多个深度与视觉传感器及四轮四驱系统,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稳定、灵活、高效、安全的作业。
随着量产计划启动,这款“高情商”机器人即将走出实验室。
据了解,河北华安百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高新区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生产线以及建设支持智能机器人训练的数据工厂和全国运营中心,项目依托国产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机器人的模型算法开发,研发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高效精准的模拟人类作业,适用于工业制造、钢铁、展厅等多种产品的需求。“我们是根据企业的应用诉求进行定制化的开发,未来在特定领域应用的批量生产指日可待。”总经理王光乾说。
上一篇:原创芭蕾舞剧《百合花》在沪首演
下一篇:打造“家门口”的急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