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近日,为深入落实省委推进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的部署要求,我市深入开展“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又一批老旧小区从以前的“脏乱差”变为如今的“理想家”。截至目前,累计解决老旧小区路面破损、绿化修复、外立面修复、单元门更换等问题9340个。在老旧小区温暖蜕变的背后,是长春把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推进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的务实举措,更是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
“以前小区里垃圾较多,路也不平,一下雨就积水,我们这些老年人出门都得小心翼翼。”朝阳区四六一住宅小区的居民高卫国回忆起过去的居住环境,不禁感慨万千。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朝阳区启动精细化改造项目,让小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屋面防水翻新、自来水内网更换、供热内网更新、道路翻新、草坪铺设……每一项改造都直击居民生活的痛点。
“楼顶防水刚做完,单元门也换成崭新的,楼道的墙面更是做了修整和粉刷,哪哪都敞亮,哪哪都顺心。”高卫国说,在改造过程中,政府充分听取了居民意见,“哪里需要重点改,就立马落实,哪里不满意就调哪里。”
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中,我市制定了11类问题整治标准,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多部门上下联动,注重强化问题导向,各级协同合作,压实属地责任,为实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以“绣花功夫”破解“脏乱差”治理难题,当硬件升级与治理创新同频共振,改造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居民与城市的情感联结。
南关区明珠街道红光小区同样迎来蝶变,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如今焕然一新。楼梯间重新刮上了大白,外墙喷刷了涂料,更换了楼道单元门和消防通道门,新建的污水提升泵站和改造后的雨污水管网,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决心与诚意。”小区居民王桂芬坦言,此次改造提升的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相关部门在彻底摸清问题的前提下,经过反复探访调研,最终拿出了可行性方案。
“堵在我们居民心头多年的雨水倒灌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小区里看着亮堂多了,走在路上心情都变好了。”红光小区的居民纷纷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老旧小区如同岁月的印记,承载着居民的回忆,其改造提升是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滴灌”,更让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长春,以人民城市理念勾勒“幸福之城”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来 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