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昨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假冒持牌金融机构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谨防“假冒金融机构类”集资诈骗。
近期,个别不法分子假冒在京某持牌金融机构,假借员工身份要求消费者在机构官方App登记注册,再通过虚假宣传“国家补贴”政策,将消费者引流至假网站和指定交流软件,有组织地向群聊成员宣传“签到兑换礼品”“免费领取普惠金”“投资亏损维权登记”等活动。不法分子鼓励群聊成员“拉人头”式发展新投资者,设置阶梯式奖励规则,诱导群聊成员认购所谓“官方”系列投资产品,承诺高额收益。
北京金融监管局称,上述行为具有快速吸收公众资金特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要谨防此类集资诈骗,理性辨别“高额收益”“官方背景”等虚假投资项目,不盲目相信宣传炒作,不盲从参加“免费”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同时,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到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持牌金融机构,购买经批准、备案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许可证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