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博主教大家一些所谓“区分激素黄瓜的小妙招”,像是“激素黄瓜刺多且尖利”“买黄瓜不能买直的、软的,这样的是激素黄瓜”“尾部长且小的是激素黄瓜”……这些分辨方法真的有用吗?我们真的需要担心“激素黄瓜”吗?
传言一:激素黄瓜刺多且尖
真相:黄瓜的刺只标志着这根黄瓜是否新鲜。新鲜黄瓜往往刺更尖锐,在运输、售卖和选购过程中,这些刺会接连脱落,黄瓜的新鲜程度也会慢慢打折。
除此之外,有些黄瓜如荷兰水果黄瓜,本身就不带刺,生产时也不用激素,所以从黄瓜的表皮刺来判断是否使用激素并不科学。
传言二:买黄瓜选弯不选直
真相:黄瓜弯曲是一种常见现象,是由于细胞生长速度不均匀导致。生长环境、生理特性、遗传因素以及人工管理,都会导致黄瓜出现直或者弯的不同状态。黄瓜是喜光植物,在大棚种植中,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之间相互遮挡,就容易出现弯瓜。除此之外,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管理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弯瓜产生。
此外,在授粉过程中,如果只有一侧的子房受精完成,另一侧种子未受精,果实也会生长不均匀,导致弯瓜。
还有一种情况是病虫害。如果黄瓜身上有病虫害侵染或磕碰产生的机械伤口,这一侧生长素会受到阻隔,生长速度也会受限,造成弯瓜。
有些黄瓜品种,本身就是弯瓜居多,所以弯瓜与否,不能判断是否使用激素,至于果实硬度,一般取决于新鲜程度,越新鲜的果实越硬。
传言三:激素黄瓜尾部又长又细
真相:如果营养充足、品种优良且授粉受精完全,黄瓜瓜柄就会比较短。由于这个部位口感不好,因此选育短瓜柄的品种,也是前些年育种的重要方向,现在栽培黄瓜都是以短瓜柄为主。瓜柄长往往因为授粉不良和营养供应不充足。
传言四:激素黄瓜头部尖长
真相:与瓜柄的情况类似,种植提供的养分、水分、授粉情况、品种差异,都会导致黄瓜头部是否饱满,与激素无关。
传言五:“激素黄瓜”不能吃
真相:首先,在黄瓜种植中,确实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植物激素”)来提高果实产量,一般在开花期,会使用保花坐果剂,如防落素、氯吡脲等用于防止幼果脱落,尤其是在低温、弱光等不利条件下。采用赤霉素,则可以促进果实伸长膨大。
“植物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而且,植物激素只需要极微量就能达到效果,通常稀释浓度为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即使有残留,残留量也微乎其微,不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因此,虽然有些作物生产中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完全不必谈“激素”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