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江南的当代回响
创始人
2025-07-19 04:17:53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 

    刘士林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民族发展兴盛的灵魂与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也是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增强新质生产力与旺盛生命力的重大现实需要。《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是这一积极探索的成功范例。

  学术研究成果的大众化普及,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最佳方式。该书聚焦诗意盎然、人文精神丰厚的“江南文化”,将深厚学术研究与通俗文化普及融为一体。既讲述江南文化的人文底蕴与博大精深,又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与文化精神,呈现出创意新、站位高、内容实、思考深、文风活的鲜明特色。

  创意新是该书最显著的特点。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决定其贡献与价值。该书的总体思路、宗旨立意、选题视角、框架结构、重点内容、主要观点及表述风格均具突出创新性。其一,提出并建立“江南诗性文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诗性江南”“诗性文化”“诗性美学”等,既是基于江南历史提炼的新概念,也构成了自洽的表达体系。其二,研究方法上,将书斋学理、田野素材与国家战略宏观视野紧密结合,体现立足现实与关切未来的前瞻性。其三,以江南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为区域文化服务现实发展提供示范。书中将江南历史、文化、城市作为三大主题板块,以江南文化、江南美学、江南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突破传统文学文本、历史文献研究的平面思维局限,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立体审视。其四,将体现人类文明水平和时代前沿的城市与城市群,作为考察江南文化的重要维度,展现敏锐的文化触角与学术眼光。其五,选题宏大且,突破单一学科限制,融合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美学、城市学等多学科,契合国家新文科建设要求,体现学科建设的前瞻性与开拓性。其六,在江南文化起源、空间界定、历史规律、价值特性、城市文化模式、运河文化精神等方面均提出了独到新见。

  站位高是该书的又一突出特点。其定位明确:立足新起点,梳理江南诗性文化理论成果与实践转化路径,回应长三角发展之问,提炼其核心精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该书站在中华文化历史实践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以丰富的前期研究为基础,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讲述江南文化深厚底蕴与多彩风貌,气魄宏伟、视野雄阔。时间上贯通古今,从新石器良渚文明绵亘到21世纪长三角与大湾区建设;空间上横跨大江南北,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乃至游牧文化对比。书中明确指出:“江南文化研究需借鉴全球学界的众多文化界定与理论方法,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最合适者,以充分揭示其特有本质和独特价值”,这体现了站在世界学术前沿的深入思考和缜密布局。

  内容实是该书的第三大特点。其根本精神是倡导贴近生活、关切人民、关注社会。该书遵循“求实学、务实业”原则,写实事、讲实情、说实理。其一,充分运用“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包容性,着眼历史、落脚现实,围绕“江南的地方有多大”“江南的历史有多长”等十二个方面渐次展开,以灵动思维和简洁话语展示江南文化的内涵与变迁。其二,内容具体实在。如《鱼米之乡》写太湖丰富水产;《碧螺春》以亲身体验讲述名茶渊源与品茗感受;《昆曲二章》以耳闻目睹经历讲述艺术家贡献与传统剧目特点;“江南私家园林”概述“诗情画意,融汇一体”特点并附八十三处江南代表性园林一览表;《藏书楼》述中国藏书史与名楼;《东林书院》点明创建人乃“程门立雪”的杨时;《江南饮食之菜蔬篇》《苏州运河十景》等,标题即显内容之实。这些内容体现深厚人情味、浓郁烟火气和鲜明实践性,突出了区域环境、民风民俗与审美观念。

  思考深是该书的第四大特点。它弘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不仅深入探索讲述江南文化的历史渊源、诗性本质与形态表现,更深入思考其内在规律、现实意义与未来价值,探讨江南历史、文化、城市三者的密切关联,创建融基本理论建构、历史经验阐释与服务国家战略为一体的独特话语体系。该书关注当前焦点与未来发展前景,兼具学术厚重感、前瞻性与大众传播吸引力。它提出“江南的历史就是江南城市的历史”,认为江南城市“在任何时代都代表着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并指出“江南工商型城市的突出特点是经济和文化(而非政治军事)成为影响发展的主要机制”。该书注重阐发江南文化对江南城市品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及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针对目前一些“不了解全球性城市化进程”“不了解江南诗性文化与江南城市历史内在联系”“忽略长三角对江南诗性文化深层需求”的浅层研究,提出“借助环太湖独特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及形成的区域经济文化模式”,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并建议国家“在已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增加上海‘文化大都市’和‘长三角世界级文化城市群’的战略定位”。这些无不显示其思考的深入与深刻。

  文风活是该书的第五大特点。文风的鲜活灵动是深厚学养与驾驭能力的体现。该书突破传统章节结构,采用“主题讲稿”加“阅读材料”的板块组合框架,每讲以主题讲稿为核心,辅以视野开阔、有助于加深理解的多篇阅读材料供选读。此外,阅读材料呈现形式灵活多样。如第一讲《江南空间范围》四篇材料为横向并列结构,第二讲《江南文化变迁》三篇材料为纵向时序结构;第八讲《江南知识构架》三篇材料中,《江南国学——诗与思的对话》用“对话式”,《藏书楼》主用表格统计式。其三,语言表达灵活多变,以生动流畅、朴实易懂为要,诗意浓郁是其显著特色。

  总之,该书系统展示了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成功实现了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的有效结合,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作者:郑倩茹 杨庆存,分别系宁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裁员超3700人,美国环境保护...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宣布将通过提前退休和裁员方式,裁减至少23%的员工规模。美国环境保...
云市监普宁处罚〔2025〕76... 云市监普宁处罚〔2025〕76号浏览:3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
7岁男孩误吞磁力珠 家长监护需...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一个误吞磁力珠的7岁男孩,好在及时就医,脱离了危险。这也给...
中老铁路新增昆明至万象国际旅客... 经济日报昆明7月18日讯(记者管培利)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8日起,中老铁路新增昆明至...
镇市监处罚〔2025〕42号 镇市监处罚〔2025〕42号浏览:3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