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金振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8日举办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2025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并提出明确要求,半年来已取得积极进展。
聚焦其中的儿科、精神卫生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县域血液透析服务,李大川介绍,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1877所三级和2936所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已有330个地级市、86个直辖市的区县可提供心理门诊服务,324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的区县可提供睡眠门诊服务;5月1日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全国已有312个地级市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同时地市级临床检验专业、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覆盖率分别达97.8%和93.6%;全国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中,已有1614个县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尚不能提供服务的8个县中,已有3个县完成血液透析设施配置、5个县完成人员培训,正在加紧推进。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实施的八件实事包括: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以及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李大川表示,目前进展符合预期,接下来将继续推进,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