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追逐“飞行梦”
创始人
2025-07-19 03:26:19
0
7月14日,张钰晨(右)和同学一起制作航模。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

●张钰晨 口述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通讯员 陈博 整理

我叫张钰晨,今年13岁,是二师华山中学的一名学生。

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方便联系我,给我买了一部手机。平时,我会用手机点外卖、看短视频等,大量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玩手机上。今年的暑假,我不想频繁地“刷手机”并沉迷其中,打算放下手机,“泡”在家里的“航模工作室”。

与航模的缘分,要从我一年级加入学校航模社团说起。小时候,我跟着爸爸妈妈坐飞机出行,透过舷窗看云朵在机翼下飘动,我很好奇:这个“铁家伙”为什么能飞上天?我加入社团后,老师带着我们认识螺旋桨、遥控器和电池组,逐渐明白那些难懂的飞行原理。从最初对着图纸发呆到能独立组装简单机型,航模成了我课余生活最亲密的伙伴。

回想起去年夏天的北京之行,至今让我心跳加速。2024年,我代表学校参加“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比赛分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赛前一个多月,我每天放学后都“泡”在社团活动室:反复练习飞机起降操作,把每架飞机的续航时间、抗风性能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回家还不停“刷题”,连吃饭时都在背航空术语。

当我走进北京的赛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带着各式各样的航模器材涌入大厅,手心瞬间冒出冷汗。轮到我操作时,握着遥控器的手微微发抖。我想起无数次在操场上试飞的场景,深吸一口气,精准完成了悬停、绕标、定点降落等动作。最终,我获得二等奖。那本获奖证书现在还摆在我的书桌前,提醒着我:别沉迷玩手机,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意义的事上,努力追逐梦想。

不看手机的时候,我会集中精力实施“科研项目”——组装航模飞机。操作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并不顺利。刚开始组装时,我信心满满地按照图纸拼接飞机零件,可第一次试飞就出了问题,飞机总是往右侧偏航,像个调皮的孩子不听指挥。我把飞机零件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检查了电池电量、螺旋桨角度,折腾了两天还是没找到原因。直到某天傍晚,我蹲在地上逐一测试电子元件,才发现原因竟然只是信号接收器接触不良。当修复后的飞机平稳升空的那一刻,我比获奖时还开心,成就感油然而生。

最近几天,我面临的新挑战是为飞机加装起落架。之前的飞机没有起落架,每次降落都像是“硬着陆”,机身零件总被磕坏。我翻看机械原理笔记,用雪糕棒、细铁丝和海绵自制了简易起落架,试飞3次后终于成功了:飞机着陆时不再“哐当”一声砸在地上,而是稳稳地滑行一段后停下。

暑假还没结束,我不会停下制作航模的脚步。我的下一个目标是给飞机加装摄像头,让它能拍下高空视角的校园风景。谁说小孩子离不开手机?谁说小孩子的梦想遥不可及?至少在我的“航模工作室”里,你看不到手机的身影,而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次试飞,都在让我的“飞行梦”变得触手可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德国“插队”提供“爱国者”防... 记者当地时间7月18日获悉,美国特朗普政府已调整军火交付顺序,将德国置于瑞士之前,使其优先获得下一批...
暑期文博热观察丨为高品质埋单,... (来源:上观新闻)“这会有古埃及文明大展的人工讲解吗?”7月初的一个工作日13时45分,陈露萍走进上...
“链”动未来 数智赋能 转自:贵州日报7月17日,观众观看宇树机器人表演。 新华社记者 张千千 申铖智能机器人与观众握手、互...
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曾书慧)7月1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政府发补贴 车间活力足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锦屏县融媒体中心 谌宏文)近日,锦屏县生态移民局向8家搬迁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