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7月18日讯 进入夏季,湖南省疾控中心已经多次提醒,注意避免蚊虫叮咬,避免造成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传播。不少市民发现,今年蚊子好像变少了,没有往年那么爱咬人。
湖南省疾控中心每年都会设置伊蚊监测点,并及时进行监测。今年蚊子真的少了吗?哪些蚊子最毒?7月18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进行解读。
“往年的夏天在办公室几乎天天都会被蚊子叮咬,花露水是每天都要用的,今年入夏以来没咬几个包。”长沙市民黄女士特别受蚊子“青睐”,每年夏天都是一身包,今年却发现无论在家还是办公室,蚊子比往年要少很多,被叮咬的频率明显少了许多。
今年蚊子真的少了吗?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主任技师黄谊表示,根据监测结果,今年五月份由于雨水较多,所以蚊子的密度比往年要高。但六月份因为气温过热,蚊子活性不高,但整体指数仍然是上升趋势。
市民出现“蚊虫减少”这种感受,是因为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特别是超出蚊虫适合活动的温度条件时,就会出现“蚊虫叮咬减少”的现象。
一般来说,蚊虫活动和叮咬比较活跃的区域是20℃—35℃,超出这个温度范畴,温度过高或过低,蚊虫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活跃性明显下降,热“懒”了,以至于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也会相应下降。
湖南常见的蚊子主要包括伊蚊(花斑蚊)、库蚊(家蚊)、按蚊(疟蚊)以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等,其中伊蚊、库蚊和按蚊是重点防范的三大类,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乙型脑炎和疟疾等疾病。
黄谊介绍,蚊虫喜欢叮咬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比如说小朋友、孕妇等人群。此外,一般蚊子喜欢停留在阴暗的角落,穿深色衣服的人容易遭蚊虫叮咬。网上传说的0型血更容易招蚊子,目前没有科学依据。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上一篇:携手提升兵团仲裁服务水平
下一篇: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