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信托暴增背后:养老传承需求大 产品销售待规范
创始人
2025-07-19 03:17:22
0

中经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作为融合信托制度与保险功能的综合金融服务,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风险隔离以及代际传承等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吸引力,业务规模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

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保险金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目前市场已形成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私人银行“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已有超过43家信托公司、60余家保险公司以及主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布局该业务。

据新财道家族研究院测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财富服务信托规模近1.1万亿元,保险金信托规模约4200亿元,较2023年(2200亿元)增长近60%。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积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老龄化社会下养老规划、资产隔离与代际传承的迫切需求。

不过,多位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虽然保险金信托市场广阔,但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特别是在销售端。保险金信托业务较为复杂,涉及保险、信托、法律、税务等多方面知识,部分销售人员由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导致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无法清晰、精准地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甚至可能出现误导的情况,目前已有因在销售环节中业务人员虚假告知导致诉讼纠纷的案例。

业务规模增长快

公开资料显示,保险金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自然人委托,或者接受单一自然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委托,以人身保险合同的相关权利和对应利益以及后续支付保费所需资金作为信托财产设立的信托。当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条件发生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约定将对应资金划付至对应信托专户,由信托公司按照信托文件管理。据悉,目前设立门槛通常在100万元至300万元,覆盖保险产品类型丰富,包括终身寿、增额终身寿、年金险和两全险等。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行业保险金信托亿元大单频现。例如,今年4月,中诚信托披露与中意人寿成功落地亿元级保险金信托大单。此外,多家信托公司的保险金信托规模增长迅速。

据招商信诺人寿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4月25日,其累计设立保险金信托达到10003件,信托规模突破630亿元。过去10年里,招商信诺人寿信托件数年复合增长率达99.2%,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最大单笔信托规模突破1.7亿元。

另据平安信托披露,其保险金信托的客群平均年龄为48岁,在信托账户中选择了养老生活金分配方式的客户占比高达91%。产品结构方面,平安“鸿福”保险金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超1700亿元。2025年一季度,“鸿福”保险金信托新增规模超254亿元,同比增长87%;新增设立单数超7200笔,同比增长278%,其中新增千万元规模以上大单超380笔。

记者从一家头部“银行系”人身险公司采访获悉,截至目前,该公司保险金信托客户数超3000位,应缴总保费近170亿元,预计未来进入信托规模超2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平安信托公开宣布将保险金信托门槛降至100万元以下,为养老需求客群提供保险保障、资金支配、财富传承及健管照护等全面养老服务。

对于降低保险金信托门槛的原因,平安信托总经理张中朝公开指出,一是希望信托服务、信托工具能更加普惠化、服务更多客群,目前中国财富管理客户结构呈纺锤形态分布,最高净值的客户规模只有约20%,越下沉客户体量越大。二是发现市场上很多客户未达到100万元的投资门槛,但也有信托服务需求。其中,养老客群需求较为迫切。

另外,记者获悉,不少保险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保险金信托服务品牌,通过不同品牌的特色来满足客户的养老、健康和财富管理等需求。例如,人保寿险与中诚信托成立了“时光诚诺”保险金信托服务品牌;阳光人寿打造的臻传·保险金信托系列品牌,包括“臻传·养老”“臻传·传承”“臻传·慈善”三大保险金信托服务子品牌,旨在满足客户的养老与健康管理需求、资产传承需求和慈善捐赠需求。

对于保险金信托受到保险机构青睐的原因,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对保险机构而言,在传统保险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通过与信托机构合作,能够开发出更具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高净值客户对于财富传承、风险隔离等多元化需求。同时,保险金信托有助于拓展高净值客户群体。保险金信托这种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能够吸引对财富管理有着较高要求的高净值人群,提升客户黏性与忠诚度,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在产品创新层面,保险金信托打破了传统保险产品相对单一的模式。它将保险的保障功能与信托的财富管理、传承功能深度融合,创造出具有特定财富传承安排的保险金信托产品。这种创新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于风险保障、财富增值与传承的多样化需求,为保险公司开辟了新的产品赛道。在业务生态构建上,保险金信托促使保险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展开更广泛的合作。与信托公司的合作只是起点,保险公司还可以围绕保险金信托业务,与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这种跨机构的业务合作模式,有助于保险公司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业务生态,实现从单一保险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的转型。”袁帅对记者介绍说。

合规性审查日益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与信托“强强联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两种复杂法律关系结合带来的争议和风险。

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独家获悉,当前,监管部门对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合规性审查日益严格,要求加强业务全流程的合规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端,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了《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5版)》,要求禁止利用“保险+信托”之类其他非保险金融产品为卖点进行宣传,将保险产品与信托、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混为一谈,混淆保险产品概念。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黄某平与中国某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销售代理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24)鄂01民终12002号】显示,业务员黄某平在销售保险金信托过程存在重大瑕疵,存在虚假告知问题,未尽到基本的代理职责,导致案涉两份保险合同存在重大效力瑕疵,最后保险公司解除保险合同退还保费。

北京格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郭玉涛对记者表示,销售人员如果能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了解客户的真实经济实力以及未来可能存在风险后,合理为客户规划方案,并将产品清晰、准确、详尽介绍给消费者,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一家信托公司负责家族信托业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并未出台保险金信托业务的专门文件指引,保险机构与信托公司权利义务分配及业务规则仍在不断摸索中,双方分别应承担哪些责任、提供何种服务、收取何种费用,都是在实操中形成,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参考,而无论在前期业务推介还是后期业务落地,在与客户沟通中都需要向其厘清机构相关责任。

上述信托人士向记者介绍,当前保险金信托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较为模糊。对非现金类资产如房地产、股权类资产进入信托等相关重要业务仍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目前中国保险金信托主要以资金形式、以保险带动信托为主要模式,影响了其他类资产进入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金信托相关法规已经在起草中。

据多家信托公司披露,中国信托业协会6月24日—25日在西安组织召开《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集中编审会,多家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法律相关专家参与,旨在为业务实践构建清晰、统一的操作规范框架。

此次编审会通过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明确保险金信托的业务定义、参与主体权责边界、设立与运作的核心操作流程、风险管理关键点以及信息披露标准等,为全行业提供一套权威、清晰、可遵循的“操作说明书”。

某信托公司透露,目前,《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处在初稿修订阶段,按照相关工作安排,初稿完成后将面向全体会员单位公开征求意见,经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终审稿,最终报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资产管理监管司审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师五年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年...  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握好新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圆满...
优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最新...   俗话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进一步开掘自身潜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怎么写 体...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
良品铺子易主武汉国资 零食行...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SH)新的控股股东...
大学新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  新的学年开始了,又一批新教师走上了讲台。新教师有激情,有闯劲,创新开拓意识很强,如果得到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