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跻身“第一梯队” 成都造创新药出圈又出海
集聚产业人才2万余人。9年来,已培育6家上市企业,孵化300多个创新项目。临床在研新药达到108个,其中1类新药63个。
多点突破
千亿级产业集群在蓉加速崛起
海创药业等企业在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加速生长,是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9年10月,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此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等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成为全市“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唯一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都批准为国家级产业集群的产业。根据2022年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成都将突出发展支柱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多点突破态势。打造了大输液领域、血液制品、抗体药、核医疗、疫苗、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优势赛道和特色赛道;培育了4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上市企业数量(21户)居中西部第1,落户10户境外世界500强。在创新药方面,2022年至今,新药出海交易额超过270亿美元,居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获批上市“成都造”1类新药6个,居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
独木不成林,园区“镇园之宝”和“链主”企业带来的磁吸效应和协同优势,如同根系滋养生态林般,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的聚集,落点在“聚”上,即通过融合行业顶尖资源,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形成创新凝聚力。在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连续五年保持20%增长,聚集了阿斯利康、海创药业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在已形成的这一产业创新“雨林”里,企业就近找到匹配的产业合作对象,共享集群带来的“阳光雨露”。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