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度 | 本周日入伏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创始人
2025-07-19 00:11:37
0

本周日(7月20日)将进入“三伏天”。今年将从7月20日起入伏,8月18日出伏,全程30天,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垄断”,成为2015年以来最短的“三伏天”。为什么“三伏天”有长有短?入伏后未来30天要怎么过?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今年三伏为何是 30 天?

据悉,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

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 10 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 10 天,中伏则可能是 10 天或 20 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 30 天到 40 天之间波动。

具体到 2025 年,夏至是 6 月 21 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 6 月 30 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 7 月 10 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 7 月 20 日(庚寅日)。所以,2025 年的初伏从 7 月 20 日开始,至 7 月 29 日结束。

中伏从初伏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 7 月 30 日(庚子日)起,到 8 月 8 日结束,共 10 天。立秋在 8 月 7 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 8 月 9 日(庚戌日),末伏便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 8 月 18 日,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秋包伏”格局。

由此可见,2025 年的三伏天属于“短三伏”,共计 30 天,因此今年的三伏天较往年少了 10 天,但这不意味着闷热程度会因此而降低

“三伏贴”人人都可贴吗?

据“中国中医”微信公众号消息,三伏天即将来临,不少人会选择贴三伏贴来治疗疾病。三伏贴应该怎么贴?有哪些注意事项?

图片来自IC Photo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介绍,今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18日。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三天内任选一天进行贴敷,每次贴敷最好间隔10天。一般成人每次贴敷6-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每年三伏贴各贴一次,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

以下5类人群更适合三伏贴↓

一是有呼吸系统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

二是有消化系统疾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出现胃胀、腹胀、胃痛等症状;

三是有相关女性疾病,例如宫寒、月经量少、痛经甚至不孕;

四是有寒湿性关节肌肉疾病,例如颈肩腰腿痛、寒湿性的关节炎、脊柱炎等。

五是有慢性疲劳综合征,怕冷、怕风、疲劳、容易感冒的人群。

虽然三伏贴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但是恶性肿瘤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皮肤病者禁用。另外,2岁以下的小儿需要谨慎使用。贴敷期间避免直吹空调、剧烈运动。

近期,北京多家医院开通了三伏贴预约通道,市民可预约挂号。1752118766129098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

“三伏天”晒背千万别晒错

“三伏天”晒背,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中医认为,“三伏天”晒背与“三伏贴”原理类似,都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三伏天晒背,可在7:00-9:00,或者15:00以后进行,太阳猛烈时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不必每天都晒, 隔一天晒一次即可。

晒背晒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可晒到大汗淋漓。如果晒背时出汗过多,并伴随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等不适症状,要考虑中暑的可能,及时就医。

湿气重、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无精打采)、抵抗力较弱的人群,适当晒背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紫外线过敏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孕妇等不要晒背。

身体排出寒气的好机会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酷暑的时期,自然界阳气最旺,而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河南省中医院中医骨病科主任医师郭会卿表示,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体寒气的好季节。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建萍主任说,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所以说,入三伏后莫要贪凉

“三伏天”养生千万别做这些事

①切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全天闭窗室内吹空调。

“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中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白彦萍介绍,不能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经常呆在空调房中,就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②切忌:冷风对着吹

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③切忌:大口急喝水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千万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④切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黏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⑤切忌:爱冲凉水澡

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冲凉水澡。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黄力解释,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⑥切忌:光脚踩地板

夏天炎热,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跑来跑去,虽然图了一时的清凉,但是长期光脚丫也会损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容易着凉。

⑦切忌:爱穿露脐装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沈晨介绍,穿露脐装、吊带装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患。尤其是露脐装,中医认为,肚脐又称神阙穴,露脐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

⑧切忌:情绪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

整合自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广州日报、新京报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张彦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展览... (来源:辽宁日报)转自:辽宁日报 7月1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一名参观者在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
50座重点地铁站改善接驳环境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地铁站口腾空架栈桥,疏散大客流,拓宽人行步道;借用周边单位空间,增设非机动...
比赛获奖感言发言稿范文 比赛获...  最新比赛获奖感言发言稿篇一  我是人力资源班的xxx,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
精选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 酒店优...   员工获奖感言发言稿篇一  首先感谢全体同事及各位领导对行政部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感谢你们对我...
胡塞武装称使用一枚“巴勒斯坦-... 当地时间18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称,其导弹部队当天对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