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16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携未婚妻朱迪·海顿现身北京八达岭长城。两人一身游客装扮,享受着访问中难得的惬意时光。
在长城之上,阿尔巴尼斯回顾了1973年站在这里的前总理惠特拉姆促成澳中建交的历史,并表示长城象征中国非凡的历史与文化,而对他人的尊重将带来回报。
这是阿尔巴尼斯不到两年里第二次访华。到18日结束访问,他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到访上海、北京、成都三座城市,丰富的访问行程赚足了眼球。
阿尔巴尼斯说,澳中关系的重点是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签署贸易、旅游协议以及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都是访问取得成功的证明。
澳方正探索战略自主空间
现年62岁的阿尔巴尼斯是澳大利亚工党领袖,2022年5月出任澳大利亚总理,今年5月连任。上台后,阿尔巴尼斯积极推动改善对华关系,使澳中关系从此前莫里森执政时期的“谷底”持续反弹。
本次访问中,阿尔巴尼斯在北京参加第十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并与多位中方高层进行会见。繁忙的正式行程之外,他还频频“出圈”:在上海现身外滩晨练,在北京登长城,并专程到访成都,参加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活动,探望了曾旅澳15年的大熊猫“福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助理研究员林铎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阿尔巴尼斯连任总理两个月后便率团访华,团组涵盖政商文体各界,行程长达一周。这样一次快速、深度、长周期访华,体现出澳方延续对华理性务实政策的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连任总理之后,阿尔巴尼斯尚未访美,并接连“错过”七国集团(G7)峰会和北约峰会等场合的澳美领导人会面。林铎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战略性信号,在美国对澳征收关税、审查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议(AUKUS)等状况发生后,澳方正探索美澳同盟框架下践行战略自主的空间。
“携带亲友深度‘中国游’具有一定象征意义。”林铎说,这是阿尔巴尼斯个人的第8次中国之行,从长城上的演讲以及在多个场合提到前辈惠特拉姆,可以看出,阿尔巴尼斯赋予了此行一定的历史感甚至使命感。
经贸仍是中澳“稳定锚”
中澳经贸关系极为密切,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对华出口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三分之一。2023年11月,阿尔巴尼斯就在澳大利亚总理时隔7年的再次访华中出席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本次启程前,一度传出他将出席1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消息,但最终并未现身会场。据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在出席展会和登长城之间,阿尔巴尼斯选择了后者。
不过,经贸合作仍是阿尔巴尼斯此次访问的重中之重。近30位中澳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了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中澳双方签署了贸易、海关检验检疫、农业、旅游等多领域合作文件。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在链博会现场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此次访问的成果对澳大利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让企业对两国关系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充满信心,有助于企业将对市场的积极展望转化为现实投资。面对地缘政治压力和关税带来的更高成本和不确定性,现在寻找进入和扩大中国市场的机会,对澳大利亚公司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经贸关系将继续成为中澳之间的‘稳定锚’。”林铎说,经贸合作一直在中澳关系中发挥稳定作用,也在此次访问中迎来一些重要的深化和扩展。访问的诸多成果体现双方强韧的经贸纽带正在为气候变化、绿色转型等议题打开更多合作空间。
战略自主需要持续魄力
在经贸关系持续改善并加强的同时,地缘政治的阴影仍笼罩着中澳关系。对阿尔巴尼斯此次访问,不久前刚刚在大选中落败的澳大利亚联盟党忍不住酸了几句,批评他“有点放纵”,并质疑是否有必要安排登长城、看大熊猫等行程。
在阿尔巴尼斯开启访问行程同时爆出的一则消息也格外引人注目:美国国防部正施压澳大利亚和日本,要求他们就中美若因台海问题开战,本国将扮演何种角色表态。13日在上海的记者会上,阿尔巴尼斯一再拒绝回应与此相关的问题。同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在任何冲突尚未爆发之际提前派遣军队,澳方优先考虑的是本国主权。
林铎表示,中澳关系能否在地缘政治动荡下保持稳定,是继续观察阿尔巴尼斯第二任期对华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标。此次访华之旅体现出其继续理性务实对华的宏观政策框架,但在具体议题上能否真正发挥战略自主,尤其避免向美国压力低头,则需要持续的魄力。
“理性发展对华关系,就应当正确看待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开展早已有之的合作,避免将中国在地区的存在政治化。达尔文港问题的走向将对中资中企赴澳投资营商产生影响。”林铎说,中企拥有的达尔文港租约合理合法,此前其实已经历过多于正常数量的多次“安全审查”,均不存在问题,澳方需展现更多审慎和理性,与中方合作管控所谓风险和当前事态,不要让其过度发酵。避免“泛安全化”本就是理性务实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