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走进现实世界 《红楼梦》“雀金裘”华锦在杭州复原亮相
创始人
2025-07-18 21:16:38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这是由16000根孔雀羽织就的华锦,富丽华贵、精美绝伦。”7月15日,随着浙江省杭州市万事利丝绸艺术馆的旋转门打开,《红楼梦》中神秘的“雀金裘”复原亮相,让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大赛获奖选手们赞不绝口。

《红楼梦》“雀金裘”华锦在浙江省杭州市复原亮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文中说道,此物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是俄罗斯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

“雀金裘”不仅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元素,更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瑰宝”。通过对“雀金裘“工艺的研究与论证,丝绸文化研究者李建华决心带领团队复原曹雪芹笔下的“雀金裘”,以展现其真实的风貌。

“雀金裘”的诞生,凝结了非遗匠人的技艺与心血。作为真丝孔雀线原料的雄孔雀羽极难获取,只有在每年一次的换羽期,通过公开合法渠道收集800只雄性孔雀自然脱落的16000根羽;非遗大师带十几位匠人,用4个月的时间手工捻制9600米孔雀金线。

由于在织物中加入金线,需将一块块指甲盖大小金块,经8小时近3万次捶打成薄如蝉翼金箔,再进行切割,每根扁金线宽度约为0.3-0.4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小;工匠每天仅织10厘米,整整两个月才织就“雀金裘”所需的6米华锦面料。

这不仅是技艺复原,更是让《红楼梦》华锦从文学作品走进现实世界,激发人们对中国丝绸的热爱,对《红楼梦》名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红楼梦》“雀金裘”华锦织造原材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红楼梦》“雀金裘”华锦织造原材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杜惠芳:“当时的信仰一直坚持到...   本报记者 陈嘉堃  今年是杜惠芳光荣在党80年。本报记者 金瑶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税务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 税... 一、确定职业目标  确定一个清晰明确、科学可行的职业目标是税务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它将使我们少走弯...
歌声“架桥”   中美青少年合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供图  本报记者 吴娜 实习生 隆楚妍  7月10日至18日...
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决策部署 本报讯 按照省委统一安排,连日来,部分省领导赴市州宣讲指导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走进城...
林业学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 ... 一、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常常对自然现象和规律感兴趣,喜欢同观念不同的人或事物打交道;喜欢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