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一次常规的术前检查竟然在心脏里发现了肿瘤。结合患者长期子宫肌瘤病史,最后确定肿瘤来源于子宫,沿着静脉系统向上蔓延后侵犯了心脏。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妇科、心功能科等十多个学科团队火速集结,成功为这名罕见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累及心脏患者实施高难度手术。
心超检查锁定“元凶”
半个月前,王女士因急性胆囊炎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准备手术。然而,在术前常规的心超检查中,却发生了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患者右心房内长着一个约8cm×3cm的肿瘤,沿着下腔静脉一路向下延伸,直至腹腔深处。
这不是普通的心脏肿瘤!心功能科主任钱大钧敏锐发现异常。“结合患者长期子宫肌瘤病史,高度怀疑肿瘤来源于子宫,沿着静脉系统向上蔓延后侵犯了心脏。”在与心血管外科主任荣晓松、妇科张金伟主任反复讨论后,确认患者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随后的CT造影也证实了这一诊断。
红色箭头所指都是瘤体
罕见子宫肌瘤极具穿透力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子宫肌瘤,累及心脏者更为少见。虽为良性肿瘤,但生长方式却极具“侵略性”,就像一棵根系发达、极具“穿透力”的藤蔓,突破子宫的边界,沿静脉血管内壁不断“攀附”,进入生殖静脉、肾静脉,再由下腔静脉进入心脏,严重者甚至可能延伸至肺动脉。
王女士的病情之所以能“潜伏”多年,一方面因为早期症状(如下腹不适)容易被忽视或归因于普通子宫肌瘤,另一方面也因为IVL累及心脏的表现(如胸闷、气短、水肿、晕厥),往往在瘤体较大时才显现。此次术前心超的精准诊断,是避免灾难性后果的关键。
十多个学科制定周密手术方案
确诊后,王女士被紧急转入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主任荣晓松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了病情的凶险性:“患者体内的肿瘤占据了心脏和血管里的大部分空间,留给血液通过的通道极其狭窄。这意味着,任何可能导致瘤体移动或进一步增大的因素,都可能瞬间阻断血流。手术是唯一能彻底清除瘤栓、挽救生命的方法。”
手术面临巨大挑战,瘤栓累及心脏、子宫附件等多个重要脏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心血管外科、妇科、血管外科、心功能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专家反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妇科心外科联合斩“藤”除根
7月15日,一场与生命赛跑的联合攻坚在无影灯下展开。妇科张金伟主任率先操刀,完整切除子宫及左侧附件,清除瘤栓的源头。心血管外科荣晓松主任接力,精细游离并松解心脏内巨大瘤栓,经由右心房将上端瘤体取出。同时,血管外科团队在腹腔段操作,经下腔静脉取出中段瘤栓。经过5个半小时的奋战,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同下,这条蜿蜒长度超过40厘米的瘤体被稳妥、完整地分段取出。
专家提醒,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好发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早期与普通子宫肌瘤症状相似,但是子宫肌瘤的特殊类型,可沿静脉向心脏生长。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反复晕厥、下肢水肿或顽固性盆腔不适等症状(尤其是有子宫肌瘤病史者),应及时就医排查。心脏超声是早期发现和诊断IVL累及心脏的首选、关键检查方法,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极为重要。
此次罕见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成功救治展现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MDT)的硬实力,不仅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也为类似复杂病例的诊治积累了宝贵的“无锡经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