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股价暴涨背后,iNKT细胞疗法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7-18 18:07:37
0

(来源:动脉新医药)

专注于异体iNKT细胞疗法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MiNK Therapeutics披露了其核心产品agenT‑797在多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睾丸癌患者中取得“完全缓解”的罕见疗效,并在转移性胃癌患者中展现出长期无进展生存的积极数据。这一重大利好消息直接刺激公司股价在当日暴涨逾730%,收盘价达到每股64.17美元的历史高位。

继这一突破后,7月15日,MiNK再传捷报——其研究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CAR-iNKT Cells: Redefining the Frontiers of Cellular Immunotherapy》(CAR-iNKT 细胞:重新定义细胞免疫疗法的前沿)的文章。该文由iNKT生物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团队撰写,系统阐述了iNKT细胞作为治疗实体瘤的下一代"现成"(off-the-shelf)治疗平台的独特优势这一特性恰恰弥补了传统细胞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难以取得持久疗效的缺陷

从“治疗失败者的最后希望”,到“下一代细胞免疫平台”的新锚点,面对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与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行业目光再次聚焦于近年来略显边缘化的免疫细胞——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iNKT)。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向动脉网表示,虽然现在看上去很“热闹”,行业对数据的关注度很高,但实际上离真正落地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目前还没有到真正突破的阶段。

01.

从“耗尽选项”到完全缓解

iNKT细胞疗法初露锋芒

在发表于《Oncogene》期刊的最新研究中,一位经多线治疗(包括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检查点抑制)仍病情进展的转移性睾丸癌患者,在接受一剂异体iNKT细胞疗法agenT‑797联合PD-1抑制剂nivolumab治疗后,实现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且持续缓解时间已超过两年,至今未见复发迹象。

“这一病例充分展示了iNKT细胞在应对高度挑战性肿瘤中的强大治疗潜力。”Sarah Cannon研究所泌尿生殖系统研究副主任、SCRI肿瘤合作机构的Benjamin Garmezy博士表示,“我们在一位几乎耗尽所有标准和实验性治疗选项的患者身上,观察到极为显著的治疗反应,为继续开展iNK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与此同时,MiNK公布的更多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在另一名转移性胃癌患者中,仅通过单次注射agenT‑797与nivolumab联合治疗,也观察到明确的抗肿瘤活性:肿瘤体积缩小达42%,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9个月。

这些积极数据并非孤立。早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首届免疫肿瘤学会议上,MiNK便公布了其在二线胃癌治疗中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一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产生耐药的患者中,通过iNKT疗法成功激活免疫反应、增强肿瘤浸润,并初步观察到肿瘤控制的信号。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agenT‑797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常见严重不良反应。

据了解,iNKT细胞具备识别正常与异常细胞的独特能力,被视为增强保护性免疫的一种有前景的过继细胞疗法。其应用前景广泛,尤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治疗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尽管此前已有抗病原体和抗炎作用的描述,近年来,iNKT细胞作为异体“现成型”细胞疗法的研究正快速推进。

其中,上述agenT‑797便是一种“现成型”异体冷冻iNKT细胞产品,目前正处于多项适应症的临床开发阶段,涵盖GVHD、实体瘤及重度肺部炎症等高需求领域。

据Frontiers in Immunology综述介绍,iNKT细胞在细胞治疗中具有独特属性,可有效克服传统T细胞治疗所面临的核心挑战。相比之下,iNKT细胞展现出以下优势:无需启动即可快速激活的抗肿瘤功能、能够渗透并重塑肿瘤微环境、天然缺乏同种异体反应性(意味着可使用不匹配供体而无GVHD风险)、不依赖淋巴清除即可维持持久性与功效,以及具备可扩展、成本可控的生产潜力。

正因如此,此次MiNK在iNKT疗法方面的重大突破在资本市场引发剧烈反响。7月11日当天,公司股价暴涨730%,最高触及64.17美元/股,成为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罕见的市场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国知名投行William Blair下调MiNK的股票评级。此次核心临床数据的发布无疑极大提振了市场对iNKT平台及其候选产品的信心,也为MiNK带来了阶段性、实质性的研发成果验证。

据公开资料显示,MiNK正在积极推进下一代CAR‑iNKT产品线(如MiNK‑215),以进一步突破实体瘤中因肿瘤基质屏障而导致的疗效瓶颈。同时,该公司还获得了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资助,用于iNKT细胞在预防GVHD中的探索,并与威斯康星大学等学术机构建立了战略性研发合作。

02.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迷航

iNKT细胞疗法距离落地还有多远?

MiNK所取得的临床突破,不仅是一项企业个体的科研成就,更是近年来全球免疫细胞疗法持续升温、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特别是在利用T细胞亚群进行创新治疗的方向上,细胞免疫疗法市场迎来了显著扩容,其中,以iNKT细胞和NK细胞为代表的新兴疗法正逐步走向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前沿。

在广泛的细胞治疗体系中,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作为连接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吸引了众多跨国药企与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深度布局。

2021年8月,吉利德科学旗下的Kite Pharma与早期生物技术企业Appia Bio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着手研发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造血干细胞(HSC)衍生细胞疗法。此次合作将聚焦于利用Appia Bio的ACUA同种异体细胞平台,开发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疗法(CAR-iNKT)。这一合作的首个候选药物API-192在2023年12月举行的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暨博览会上公布了其前沿研究数据。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Arovella Therapeutics也在iNKT疗法赛道上发力。其核心产品ALA-101是一种针对CD19阳性肿瘤的CAR-iNKT细胞疗法,目前正处于临床前准备阶段。此外,Arovella也在积极开发靶向实体瘤CLDN18.2靶点的CAR-iNKT疗法。2025年3月,该公司成功完成1250万澳元的配售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ALA-101的I期临床试验,并推动实体肿瘤项目的开发。

在中国,伴随细胞与基因疗法领域整体进步,本土企业也正迅速赶上国际节奏,开始在iNKT治疗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基因启明开发的GKL-006,是中国首个进入注册性临床阶段的iNK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2024年8月,该产品顺利完成I期临床第一剂量组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观察,未出现任何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安全性数据表现优异,为后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MiNK的高光时刻并不意味着iNKT疗法“拐点已至”。相反,这场技术革命才刚刚启动,整个领域仍处于“科学验证”阶段。迄今为止,iNKT疗法的整体临床数据仍属早期阶段,疗效稳定性、长期安全性和适应症拓展等问题仍需更多证据支持。

iNKT领域的技术门槛与风险也不容忽视,不乏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铩羽而归”。

Athenex作为一家曾在iNKT细胞及其衍生的CAR-NKT疗法领域高度活跃的企业,开发了异体iNKT细胞疗法AGENT-797,并通过收购Kuur Therapeutics获得了包括自体GD2靶向KUR-501和异体CD19靶向KUR-502在内的CAR-NKT平台。

然而,2023年,在KUR-501的临床试验中出现一例患者死亡,导致相关临床项目被迫暂停。随后,同年5月,Athenex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Chapter 11),成为该赛道中首批“倒下”的参与者之一。

此外,尽管MiNK带来了极具吸引力的临床数据和市场波动,资本市场的反应仍保持审慎。

根据纳斯达克网站披露的数据,最近一个季度内尚无新增机构投资者将$INKT股票纳入投资组合,而已有10家机构减持了持股。重大事件包括,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 Inc.)在2025年第一季度清仓其所持的23,418股$INKT股票,市值约为202,331美元;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则撤出10,171股,市值约为87,877美元。

MiNK所带来的股价爆发更像是一次“科学驱动型的利好浪潮”,而非成熟商业化前夜的信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MiNK在实体瘤治疗中实现的iNKT细胞完全缓解,极大提升了“现成型细胞疗法”商业化的可期性。相较于个性化、自体来源的细胞产品,iNKT所代表的“同种异体、现成型”模式,具备标准化制造、跨适应症应用与成本可控的产业化潜力。

MiNK的试验结果,可能只是iNKT技术浪潮中的第一声“哨响”。未来,iNKT疗法如何从个案疗效走向广泛适用,从科学理论走向标准化产品,从资本热度走向医疗刚需,仍需要多方共同探索。而这也正是包括MiNK在内的全球创新者,必须持续应对与穿越的不确定挑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芯联集成:拟58.97亿元购买... 7月18日晚间,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芯联集成,688469.SH)公告,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
国家信访局召开视频会议 总结上... 转自:国家信访局  7月18日,国家信访局召开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
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电影《长安的荔枝》于7月18日正式上映。7月17日,...
上半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对经... (来源:北京商报)7月18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经信局”)召开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
货币市场日报:7月18日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7月18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18日开展187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