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当前,京郊玉米进入关键生长阶段,而高温、涝害、大风、冰雹等“拦路虎”也虎视眈眈,随时可能给玉米生长带来威胁。为有效应对各类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提升玉米抗灾能力,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陆续发布玉米汛期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为秋粮保驾护航。
高温灾害影响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地区午后最高气温34-35℃。目前春玉米处于或即将进入开花授粉阶段,高温会导致花粉丧失活力、受精过程受阻,造成结实性差、花粒、秃尖等现象,影响玉米产量;夏玉米处于拔节期前后,此时高温可能影响到雌雄穗分化,后期出现如雄穗分支减少、花粉量减少,雌雄不协调等问题的现象。同时,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高温叠加干旱可能加剧上述问题的发生。
应对方案
生产中应坚持“以水调温、叶面喷施、防止早衰”的技术路线,加强水分管理,调节田间小气候,缓冲高温影响。
以水调温。具备灌溉条件地块视情况浇水降温,建议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以小水勤灌的措施降低土壤和冠层温度,增强根系和叶片活力。
叶面喷施。可通过无人机作业等方式叶面喷施黄腐酸、多聚氨基酸、植物生长素及磷酸钙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增强玉米高温抗性,减轻高温热害影响。(供稿 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