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柳
2011年,一部名为《罗小黑战记》的动画剧集上线播出。简约萌趣的画风,搭配妖精罗小黑与人类罗小白之间温暖治愈的故事,让这部作品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豆瓣评分高达9.5分。2019年,《罗小黑战记》从小屏幕上的“泡面番”首次走上大银幕,获得3.15亿元票房,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的代表作。
暌违6年,《罗小黑战记2》在观众的期盼中携原班人马回归,于7月18日加入暑期档,进一步完善这一国产原创IP独特的叙事体系。
2019年上映的电影《罗小黑战记》作为动画剧集的前传,在保留温情基调的同时,构建起更完整的人妖共存世界观。首部影片讲述妖精小黑在家园被破坏后来到人间,先后遇见友好热情的妖精同类风息、看似冷酷实则温暖的人类无限,经历一场风波后决定和无限一起生活。
《罗小黑战记2》承接上部,开篇即设下悬念:妖灵会馆突遭袭击,隐居的小黑和师父无限无奈再度出山,为了保护师父,小黑与新角色鹿野师姐踏上寻找真相的冒险之路。
这部续作在角色塑造上更加强调群像视角,叙事结构和主题深度也都有所拓展。小黑不再是单纯的“被保护者”,而是在危机中逐渐成长为具备判断能力与责任担当的行动者,角色弧光较首部电影更为清晰,成长路径也更具转折性。
鹿野师姐作为新晋登场的重要角色,不仅拥有飒爽的形象和强大的战斗力,造就不少“高光”打斗场面,也因其神秘的身世为故事注入新的情感深度,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小黑、无限、鹿野组成“师徒三人组”,人物关系的层次由此更加立体,也有效避免了续作常见的情节重复与角色功能单一的问题。
创作者在世界观细节构建上继续坚持“架空而合理”的原则,即便是虚构世界中的故事,也努力保持叙事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并延续对“差异共处”与“身份认同”的探讨。与此同时,故事中的族群冲突迎来升级,IP的世界观也有所拓展:妖精与人类的共处并非浪漫化设定,而是一种需要不断被调试与维护的现实处境。虽然少不了矛盾与摩擦,但总有一群先驱者在努力维系两族平衡、守护世间的和平。
在美术与视觉表达方面,《罗小黑战记2》延续一贯的手绘风格与清新色彩,并在细节中融入中式元素。从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山水意境的空间构图,到人物服饰与生活细节的精致处理,影片营造出一种具有东方幻想气质的世界。
片中的动作场景亦有显著提升:空间传送、金属操控等视觉元素彰显影片原有的奇幻特色;“飞机高空救援”“无限对抗现代兵器”“执行者大混战”等场面成为全片亮点,打戏场面燃爽流畅,兼具奇观感与现实逻辑,受到不少观众好评。
主创团队此前在幕后特辑中也透露,线条越简单反而越难传达神韵,影片的手绘原动画超过20万张,1分钟的场面就要消耗700多张,从衣服褶皱到表情变化都需经过一帧一帧的细致描绘。“二维动画是一种没有捷径的创作方式”,正如主创所言,这种对细节的高标准打磨,是系列作品持续获得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国产动画佳作频出,正逐步成为中华文化“出海”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亮眼表现,不仅展现出中国动画产业在技术与叙事层面的综合实力,也激励着更多创作者持续探索、不断攀登。在技术不断进化、题材日益多样的当下,国产动画创作者正以各具特色的方式持续深耕,以期将中国动画的创作实力与文化魅力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在此背景下,《罗小黑战记》系列所代表的治愈系二维动画路线,也为拓展国产动画的题材和审美类型提供一种范例。电影《罗小黑战记》的日语字幕版于2019年9月、日语配音版于2020年11月先后在日本上映,最终票房突破5.2亿日元,创下近十年来华语电影在日本市场的最佳成绩。日本知名动画导演新海诚曾在接受环球时报文娱采访时表示:“我对中国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印象深刻,这部作品非常有力量。”
电影《罗小黑战记2》也在此前官宣将于2025年11月7日在日本上映,并同时推出日语配音版与日语字幕版,由花泽香菜和宫野真守分别继续担任小黑和无限的配音。这场酝酿已久的“双向奔赴”,不仅标志着新一轮东方美学对话的正式开启,更将持续向海外观众展现中国原创二维动画的非凡魅力与蓬勃生机,书写文化“出海”的崭新篇章。
(文中图片为电影《罗小黑战记2》海报及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