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梓元
2025年4月15日,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梓元在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现场
“《联合国宪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需要像中国这样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球合作的国家,在当今多变的世界中发挥更大作用。”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专访中对我这样说道。
这篇题为《有高见|专访常启德:中国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的英文视频报道,是我加入中国青年报社以来,首次以记者身份独立完成的全流程政要专访,也是我个人新闻实践中首度实现作品被全网推送。从选题策划、嘉宾联络,到采访安排、内容剪辑,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职业成长的洗礼,更是一次直面国际议题、贴近全球视野的深度体验。
专访的契机,源于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一场发布会。当得知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先生将出席时,我第一时间与编辑沟通,结合即将到来的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迅速拟定采访方案,主动联络主办方,协调场地、灯光、时间等具体安排。整个筹备过程仅用了4天。幸运的是,常启德先生欣然接受了采访邀请。
在与他的深入交流中,我不仅感受到一位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坦率与远见,也真实记录下他对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角色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当前全球局势的深刻洞察。尤其在谈及中国在减贫、全球健康、气候治理等议题上的积极作为时,他多次使用“关键作用”“积极领导力”等词汇,表达了对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展现出的国际担当的认可与期待。
中国在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维护中,作出了极为深远的贡献。常启德先生在采访中强调,从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到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则,再到数十年来持续推动发展中国家权益与全球公平正义,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重要建设者和坚实守护者。然而,这些努力常常未被广泛了解,甚至被外界的刻板印象所遮蔽。
当今世界局势愈发复杂:俄乌冲突延宕,中东战火重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正日益成为全球秩序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力量。然而,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的声音仍时常被遮蔽,形象被误读,贡献被有意忽视。通过这次专访,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一个真实、负责任、愿意承担全球责任的中国,也希望让来自国际社会的理性声音穿越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壁垒,被世界更多读者听见。
回望这次专访,它不仅是一项采访任务的完成,更是我对“新闻为何重要”的一次主动探索和深刻体悟;也是对我个人应变能力、英语采编水平和国际沟通能力的全面考验。作为一名青年国际新闻记者,我们的职责不仅是记录事件,更要成为连接中外、传递真实价值的桥梁。
在这篇报道中,我努力让每一段文字回应现实关切、启发理性思考;也尝试突破国界、文化与认知的隔阂,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可信的中国形象。
新闻的力量,不止于记录当下,更在于塑造理解与信任的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