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发布会”,正式发布《动力电池年度测试报告(2024)》及动力电池全场景技术验证BSTA、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技术验证FSTA、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三大技术验证项目,守护用户安全出行。
关注动力电池基础性能、结构 展开场景化验证
本次发布的《动力电池年度测试报告(2024)》,选取46系列圆柱和短刀电池两大类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产品,进行无损分析、电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拆解分析,梳理出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曲线、循环性能等关键数据,关注不同SOH(健康状态)的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为各类动力电池试验提供技术基础,并可为电芯设计、动力电池选型等技术环节提供参考信息。
新能源汽车出行会面临涉水、刮底、碰撞等各种风险工况场景,为覆盖不同场景下的动力电池安全验证需求,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推出“动力电池全场景技术验证BSTA”。基于典型用户场景,BSTA搭建覆盖不同车型、不同环境、不同阶段的动力电池全应用场景工况库,以统一的技术验证方法及流程,测试在各种用户场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
针对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极端风险场景,基于对动力电池性能、结构的研究及实际事故场景的综合分析,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发布“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技术验证FSTA”。FSTA从实际事故场景出发,在整车热扩散试验前增加电池系统的机械安全、热安全、电气安全等前置工况,形成涵盖“安全示警”、“人员防护”、“次生危害控制”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系统评估新能源汽车在火灾发生前、中、后期的安全防护能力,可提供逃生与救援、烟气危害分析、爆炸危害分析等7个维度20余项关键数据,助力车企实现新能源汽车火灾防护技术提升。
聚焦电气化时代功能安全 守护用户出行
新能源汽车集成化、多域融合趋势成效显著,在减少线束、控制器的同时,对安全冗余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行车失控、制动失效、非预期加速、转向助力失效等失控、失速事故时有发生,威胁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行车失控问题根源于复杂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逻辑缺陷或冗余不足。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焕新推出“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关注车辆在用户场景中的行车控制可靠性,基于EV-UXDB数据库,评测车辆在关键功能受限时的功能安全表现,验证范围覆盖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悬架系统四大核心控制维度,同时构建纵向(X轴)、侧向(Y轴)与垂向(Z轴)的多域融合动态场景,复现真实驾驶中紧急、复杂动作,系统性评价车辆的行车控制安全。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将关注技术本源,立足用户场景,基于已有的数据资源,应用数据库、AI大模型等前沿工具,持续迭代试验方法,助力车企提升产品安全品质,守护用户行车安全。
责编:秦雅楠、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