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恒越基金)
本周(7.14-7.18)上证指数涨0.69%,深证成指涨2.04%,创业板指涨3.17%。通信、医药生物、汽车、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房地产、公用事业、非银金融、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申万一级行业)
消费转型
中国消费正迎来第三阶段转型
2025年,港股与A股新消费赛道表现活跃,引发市场重新审视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路径。类比海外消费转型发现,中国正在经历从“温饱”到“品质”,再迈向“精神消费”的跃迁。
→ 类比美日:消费板块行情的盘整是休息而非结束
历史经验看,美国在1980年代、日本在1990年代均出现消费增速阶段性放缓,但并未终结消费成长,而是从物质满足走向文化与精神需求主导的新阶段。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单身化)、人均GDP突破临界点,均提示“消费第三阶段”已至。因此,近期A/H股消费板块的震荡,更可能是历史经验中的“休整期”,而非趋势终结。
→ 必选与可选消费协同配置:攻守兼备的投资主线
➢ 借鉴可口可乐、开市客等海外龙头经验,必选消费具备抗周期属性与用户粘性,防御性强、现金流稳。当前我国大部分必选消费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估值中低位,息率抬升、ROE与分红率优势突出。建议以底仓思维为基础,主线为低估值优质稳成长,叠加高股息率。
➢
随着居民支出结构修复、耐用品周期回暖,可选消费板块盈利增速回升、估值中枢偏低。建议从财报入手,筛选经营改善标的,根据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程度进行右侧布局。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
Topic2
精密减速器
NEWs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高精度、柔性化、智能化,作为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之一的精密减速器,正成为高端制造链条中景气度持续上行的关键赛道。
→ 精密减速器是智能制造核心部件
减速器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在原动机和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扭矩的作用。按照控制精度划分,减速器一般可以分为一般减速器和精密减速器。一般减速器控制精度低,可满足机械设备基本的传动需求,精密减速器回程间隙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更强。根据原理不同,精密减速器主要分为 RV 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等,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新能源设备、高端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
→ 海内外各大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推动减速器市场扩容
海内外各大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推动减速器市场扩容。海外以特斯拉、Figure 为代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并积极寻求中国产业链进行量产和降本;国内宇树、智元、银河通用等公司已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并可实现日常行走等功能,行业整体呈现百花齐放发展态势。减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各部位均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市场空间大幅增长。
→ 减速器具有广阔未来前景
2025/2026/2027/远期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有望达到3/6/15/1165万台,对应旋转执行器需求量为36/86/206/16310万套,最终对应谐波减速器市场空间达4/9/21/751亿元,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Topic3
算力
NEWS
7月15日,英伟达表示正在提交恢复对华销售H20 GPU的申请,美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予以许可。此次出口许可的松动标志着中美科技摩擦阶段性缓和,AIDC产业链迎来估值修复的重要催化节点。
→国产算力增速显著,算力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随着AI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算力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整体规模将从2020年的136.20 EFLOPS增长至2024年的617.00 EFLOPS,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9%;预计2029年将突破3442.89 EFLOPS,未来五年仍将保持40%左右的高复合增速。
→ 国产大模型训练“卡脖子”局面有望缓解
H20基于Hopper架构,在计算效率与适配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已逐步成为训练与推理的主力芯片之一。此次重启缓解了高端算力供给瓶颈,有望推动大模型在国内科研、商业化路径中加快落地进程,为国内AI模型训练提供关键资源支撑。
→ H20重启或驱动供应链业绩修复,前期悲观预期有望反转
H20回归不仅是算力资源的重塑,更可能成为驱动AI基础设施供应链景气度修复的起点。上游服务器、液冷、电源模块、光模块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有望率先受益,迎来订单反弹与盈利修复。同时,此前市场因出口管制而导致的情绪压制有望缓和,相关公司估值有修复空间,产业链有望重拾增长动能。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信达证券
Topic4
ROE底部
NEWS
近期资本正重新评估各大市场的投资性价比,中美股汇共振走强的背景下,A股具备迎来新一轮行情的宏观基础与配置吸引力。
→ A股处于历史低ROE底部,资本回报修复孕育估值弹性
近期中美股市和汇率同步走强,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企业资本回报的乐观预期。不同之处在于:A股定价在于历史低位的ROE企稳见底,而美股定价的核心是高位ROE能否维持上行。经验表明,当A股ROE提升并收敛与美股PB估值差距时,市场往往表现较好。
→ 三大因素驱动:反内卷、海外制造业>服务业、债务不再收缩
(1)“反内卷”政策让过去受制于资本过度扩张的行业的资本回报逐步见底企稳;(2)海外制造业强于服务业,将拉动国内资本品与中间品出口需求;(3)债务周期进入尾声,企业现金流与M1同步改善,表明资金“脱虚向实”的迹象增强。这些变化将构成A股盈利能力中期回升的结构性支撑。
→ A股更具优势和性价比,但哑铃策略阶段性减弱
当前TMT与银行等“哑铃策略”中两端低PB板块的修复已较充分,受制于ROE水平,其后续弹性减弱。相比之下,受益于海外补库与国内“反内卷”政策的方向,以及具备稳健资本回报和消费定价能力的领域,或将在未来轮动中展现更强配置价值。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光通信
近期H20芯片解禁为国内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注入新动能,随之而来的高带宽、低延迟通信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光通信的发展势能。
→网络资源跃升为关键支柱,光模块成核心驱动
随着大模型训练规模不断扩大,通信已超越计算本身,成为AI算力系统的首要瓶颈。2024年国内算力基础设施总规模达6,144亿元,其中网络资源市场规模为1,516亿元,占比约24%,仅次于计算资源。其中光模块和其他通信资源规模达978亿元。光通信作为核心互连手段,正成为AI训练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
→光通信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AI互连首选
光通信具备高带宽、远距离、低损耗等显著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铜缆,成为AI算力中心的关键互连方式。相比铜互连在高频下易受电阻与损耗影响,光信号传输更稳定、抗干扰强、能效更高,尤其适用于大规模集群中对高速率和低功耗的连接需求。随着AI集群从Scale-up向Scale-out扩展,光互连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持续提升,已成为支撑AI训练效率的核心基础设施。
→ 高速光模块加速渗透,价值量持续提升
随着AI训练规模扩大和数据密集型应用激增,高速光模块市场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4年,全球光模块销售收入从112亿美元增至1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2%。其中,800G光模块增长尤为迅猛,年复合增长率达188.1%,预计2024年至2029年仍将保持19.1%的增长。下一代1.6T光模块有望在更高带宽与AI驱动需求下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80.0%。
资料来源:金元证券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由恒越基金综合整理,文中引用的券商及相关机构观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公司观点或立场,不构成对具体基金产品的推荐依据,不构成建议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的凭证,不具法律效力。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仅根据当前环境因素而定并将随着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引用、转载、删减、篡改,恒越基金保留最终解释权。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详细费率标准及销售机构,请以公告为准。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请投资者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下一篇:大举买入!央行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