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迎暑运 稳链强韧见真章
创始人
2025-07-18 16:44:32
0

(来源:千龙网)

暑运,公众目光多聚焦于庞大客流,然而,货运保障同样关乎国计民生,其高效稳定运行,正是支撑经济基本盘、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所在。在客货叠加、高峰频现的压力测试下,中国物流的效率与韧性正迎来一场实战检验。

在央视《稳定畅通供应链 物流“稳链” 货品“飞驰” 解码中国速度》报道中,一组组鲜活数据清晰勾勒出中国物流体系提质升级的成效。在宁波舟山港,往来穿梭的巨轮平均每月装载超1.1亿吨的海内外货品,持续巩固全球大港地位;中欧班列运输时效压缩30%、货值提升41%,“钢铁驼队”跑出更高效益;鄂州花湖机场传送带运行速度达2.7米/秒,依托其亚洲领先的航空货运枢纽,实现生鲜“连夜送达”。从“保运行”到“提质量”,中国物流正以数据说话,以效率取胜。

在这场效率跃升的进程中,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愈发凸显。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2万列,其中全程时刻表班列突破1000列,其稳定性和时效性为国际供应链注入强心剂。铁路在中长距离冷链运输上的优势日益增强,以“浙江仙居—北京”的杨梅运输为例,依托空铁联运模式,铁路承担主干运输,民航与冷链配送高效衔接,实现了“上午枝头采摘、傍晚京城上架”,为暑期生鲜市场提供精准支撑。

尽管物流主干线运行顺畅,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仍然存在。城乡接驳覆盖不全、冷链网络存在断点、多式联运机制尚不完善,极端天气下的应急响应能力亦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如同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制约着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要跑出物流的“长期加速度”,实现真正的“稳链”,必须在“协同”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数字化调度平台建设,推动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运力共享、信息互通;二是优化枢纽节点布局,在重点农产品产区设立临时中转冷链站,提升中转效率;三是加快制度协同,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快进快出绿色通道”等政策落地,提高跨行业、跨区域协作水平。

物流的效率,不仅是速度,更是统筹能力和系统韧性。从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到生鲜冷链的“田间直达”,中国物流体系正以真实的数据、稳定的表现,为暑期经济注入动能。这个暑运,中国速度不止是“高铁飞驰”,更是“物流稳链”的底气与信心。(牛一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过两天买百万豪车要多花近10万... 7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将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由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辆...
冠城新材子公司签署清算补偿协议 7月18日,冠城新材(600067)发布公告,2025年7月17日,公司下属控股公司与北京海开城市更...
全球最大小米之家,落户深圳 记者丨陈思琦编辑丨孙超逸小米终于结束8年“深漂”,有了自己在深圳的家。7月18日,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
哥伦比亚18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当地时间7月18日清晨,哥伦比亚救援机构宣布,经过长达12小时的救援,此前被困的18名矿工已全部获救...
“京沪大战”明晚打响,工体上座... 新京报讯(记者孙海光)明天(7月19日)晚,坐镇工人体育场的北京国安将在中超第17轮中迎战上海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