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修护用上无人机
创始人
2025-07-18 15:06:22
0

  七月的北京正值酷暑,密云区大城子镇北沟村一段明长城在青山中呈“V”字形盘踞,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完成抢险加固工程,正式亮相。

  大城子镇北沟村位于密云区东部,与河北省兴隆县接壤,历史悠久。周边不仅有“墙子雄关”古战场遗址,还有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修建的明长城,山间清泉潺潺,景致宜人。身临其境,“V”字形长城的恢宏气势愈发清晰可感。

  此次修护中,无人机成为“搬运利器”。在接壤的河北承德兴隆县施工区域,农用无人机往返于山脚与敌楼间吊装石料,每次运量80斤、5分钟即可往返,十几分钟便能完成过去骡马近一个半小时的驮运量,大幅节省了人畜劳力,提升了作业效率,引得游客赞叹。

  据施工方介绍,这段“V”字形长城始建于明代,距今约600年,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因年久失修,步道、敌楼边墙等出现坍塌、裂缝,今年四月启动抢险加固。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以最小干预为前提,采用成熟保护技术排除安全隐患:挑选散落砖石、用传统石灰补配,对墙体及墙芯归砌补砌,针对性修补裂缝、处理排水塌陷问题。

  大城子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亚利表示,镇文旅部门将以“V”字长城为核心打造特色乡间旅游路线。虽该段长城作为国家级文物不对外开放,但周边已修建观景步道,游客可近距离观赏“V”字形长城、周边敌楼及山景、小溪、植被等景观,获得独特体验。他同时呼吁,游客应文明游览、爱护长城,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铭记长城守护者的付出。

  本报特约摄影 田宝希 文并摄

尝试无人机助力修护长城,逐步取代人扛马驮重体力运输。

“V”字形长城始建于明代,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恢宏气势中透露出峻美。

工人在加固“V”长城步道,用长城周边散落的旧砖砌补缺失地段。

修旧如旧 石灰浆是古代人修筑长城的主要石料之一,修护长城尽量使用原始传统石料。

密云大城子镇有约20公里长的长城,工人正以最小干预为前提,抢险加固残损严重的敌楼。

长城塌陷地段,工人在保存原貌基础上修护残损严重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不止会聊天,还会陪你逛展!... 来源:钛媒体这个夏天,来WAIC 2025解锁一场AI科技的沉浸式盛宴。四大主题展馆,3000余件前...
天马供屏!2026款哈弗大狗上... 来源:Wit Display7月17日,2026款哈弗大狗正式上市。内饰方面,新升级的14.6英寸悬...
拒付劳动报酬?法院:判刑+罚金... 转自:扬子晚报某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法人李某,在具备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恶意拖欠50余名工人劳动报酬共计1...
中国卖家瞄准沃尔玛电商蓝海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沃尔玛电商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Marketplace Pulse数据,...
持续更新!部分高校专科在山东预... ​​​​6月25日下午,山东2025年高考成绩、分数线及一分一段表先后公布。其中,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