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尊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该基金在二季度金融市场波动下,通过特定投资策略运作,在净值表现、资产组合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特点。以下将对报告各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本期利润4813.72万元
本基金在2025年4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期间,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 | 金额(元) |
---|---|
本期已实现收益 | 26,226,460.61 |
本期利润 | 48,137,184.33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 0.0137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 3,671,417,585.73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 1.0415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622.65万元,本期利润达4813.72万元,显示基金在该季度有一定盈利。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36.71亿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1.0415元,反映了基金资产及每份价值情况。需注意,所列业绩指标未包含持有人交易费用,实际收益水平会更低。
基金净值表现:近三月净值增长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0.35%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
阶段 | 净值增长率① | 标准差②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标准差④ | ①-③ | ②-④ |
---|---|---|---|---|---|---|
过去三个月 | 1.32% | 0.06% | 1.67% | 0.09% | -0.35% | -0.03% |
过去六个月 | 0.77% | 0.07% | 1.05% | 0.11% | -0.28% | -0.04% |
过去一年 | 3.88% | 0.09% | 4.80% | 0.10% | -0.92% | -0.01% |
过去三年 | 11.81% | 0.06% | 15.59% | 0.07% | -3.78% | -0.01% |
过去五年 | 22.02% | 0.06% | 24.47% | 0.07% | -2.45% | -0.01%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23.75% | 0.06% | 27.64% | 0.07% | -3.89% | -0.01% |
过去三个月,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3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7%,差值为 -0.35%,表明基金在近三个月未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从更长时间跨度看,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及自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基金长期业绩相对基准有提升空间。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对比
自基金合同2019年12月25日生效起,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存在差异,整体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3.89%,反映基金成立以来整体表现与业绩基准的差距。
投资策略与运作:把握债市宽松行情
二季度金融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波动大,中国债市在政策对冲下整体平稳。央行降准降息,资金价格中枢下移、波动性下降,债市情绪修复。
报告期内,基金组合以持有高等级信用债为基础,积极把握债市流动性宽松行情,通过调整信用类属结构、阶段性使用长期利率债,力求为持有人创造稳健收益。这种策略旨在利用市场环境变化,优化资产配置,平衡风险与收益。
基金业绩表现:份额净值增长率1.32%,略低于业绩基准
截至报告期末,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67%,基金业绩略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虽差距不大,但反映出基金在该季度的投资运作未能完全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水平,需关注后续投资策略调整及效果。
资产组合情况: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9.03%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权益投资 | - | - |
基金投资 | - | - |
固定收益投资 | 5,197,414,670.62 | 99.03 |
贵金属投资 | - | - |
金融衍生品投资 | - | -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 | -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50,997,559.42 | 0.97 |
其他资产 | 32,895.81 | 0.00 |
合计 | 5,248,445,125.85 | 100.00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占比极高,达99.03%,金额为51.97亿元,表明基金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方向,契合债券型基金定位。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0.97%,其他资产占比极小,反映基金资产配置注重固定收益,同时保留一定流动性。
债券投资组合:中期票据占比75.09%
债券品种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国家债券 | - | - |
央行票据 | - | - |
金融债券 | 1,655,131,932.66 | 45.08 |
企业债券 | 473,250,915.63 | 12.89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30,421,262.47 | 0.83 |
中期票据 | 2,756,895,587.29 | 75.09 |
可转债(可交换债) | - | - |
同业存单 | - | - |
其他(地方政府债) | 281,714,972.57 | 7.67 |
合计 | 5,197,414,670.62 | 141.56 |
债券投资组合中,中期票据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高,达75.09%,金额为27.57亿元;金融债券占45.08%,企业债券占12.89%。各类债券占比反映基金对不同债券品种的偏好和配置策略,高比例的中期票据投资可能带来相应收益与风险,需关注其信用及市场波动情况。
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银行二级资本债为主
序号 | 债券代码 | 债券名称 | 数量(张)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092280140 | [22交行二级资本债02B] | 2,200,000 | 244,175,974.79 | 6.65 |
2 | 232380007 | [23中行二级资本债01B] | 1,300,000 | 145,611,888.77 | 3.97 |
3 | 232480005 | [24农行二级资本债01B] | 1,200,000 | 128,315,835.62 | 3.49 |
4 | 232580001 | [25工行二级资本债01BC] | 1,000,000 | 101,309,178.08 | 2.76 |
5 | 232580002 | [25建行二级资本债01BC] | 890,000 | 90,126,340.11 | 2.45 |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显示,主要为银行二级资本债。如22交行二级资本债02B占比6.65%,反映基金对银行相关债券的集中投资,虽银行债券信用度相对较高,但需关注银行业整体风险及债券市场波动对其价格的影响。
国债期货投资:本期收益 -28.37万元
投资政策与评价
本基金根据风险管理原则,在风险可控下投资国债期货,结合宏观经济、债券市场分析,跟踪监控相关指标,力求资产增值。本期国债期货操作用于套保,符合投资策略和目标。
持仓和损益明细
代码 | 名称 | 持仓量(买/卖) | 合约市值(元) | 公允价值变动(元) | 风险指标说明 |
---|---|---|---|---|---|
- | - | - | - | - | - |
公允价值变动总额合计(元) | - | ||||
国债期货投资本期收益(元) | -283,658.00 | ||||
国债期货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元) | - |
国债期货投资本期收益为 -28.37万元,虽用于套保符合策略,但该亏损反映国债期货投资的风险,需关注后续市场变化及投资操作调整,以降低对基金整体收益的影响。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份额总额无变化
项目 | 份额(份) |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3,525,057,554.44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 |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 |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 -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3,525,057,554.44 |
报告期内,基金份额总额无变化,表明投资者申购、赎回及拆分等操作整体平衡。稳定的份额有助于基金管理人制定和执行投资策略,但也需关注市场变化对投资者后续行为的影响。
单一投资者情况:两机构持有超20%份额
投资者类别 | 序号 | 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20%的时间区间 | 期初份额 | 申购份额 | 赎回份额 | 持有份额 | 份额占比(%) |
---|---|---|---|---|---|---|---|
机构 | 1 | 20250401 - 20250630 | 791,487,548.97 | 0.00 | 0.00 | 791,487,548.97 | 22.45 |
机构 | 2 | 20250401 - 20250630 | 895,776,522.79 | 0.00 | 0.00 | 895,776,522.79 | 25.41 |
报告期内,有两家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20%,分别占22.45%和25.41%。这种集中持有情况可能带来风险,如单一机构大额赎回可能致基金净值波动,甚至引发流动性风险,投资者需关注此类潜在风险对基金运作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