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8日电 盛夏时节,走进四平街道四平社区的集体温室大棚,一棵棵翠绿的冰糖枣树映入眼帘,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四平社区依托冰糖枣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生动写照。
四平社区曾长期陷入集体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大棚效益不佳的困境。2023年,社区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思路,发展冰糖枣项目,由驻村第一书记宋旦旨扛起重担,自筹资金运营,盈利归集体,亏损由个人承担。这一模式既为集体利益兜底,更彰显了带头人的担当。
2024年,依托大连大学与四平社区的共建项目,宋旦旨在5栋温室大棚内开展冰糖枣示范种植,探索冰糖枣种植标准。从种植技术到日常管护,每一个环节都融入科学理念,并详细记录生长数据。经过精心耕耘,项目成功实现盈利,让沉寂的大棚焕发新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初步增长。
2025年,经过整个冬季的悉心培育,冰糖枣产量再上新台阶。社区示范大棚总产量达6000斤,收入约10余万元。经过示范和推广,四平街道已发展冰糖枣大棚17座,占地60多亩,年产量稳定在三万斤左右,产值近百万元。如今,四平社区的冰糖枣不仅成为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更探索出一条“头雁领航、集体受益、科技护航”的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