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爷,可急死我了!您老人家干啥去啦?窗帘儿没拉开,打电话不接,敲门也不开。”“哎呀!都怪我!不好意思啊孩子,早上忙着出去遛弯儿,忘拉窗帘儿了,别着急啦,谢谢你!我没事儿。”……
几天前一个上午,净月高新区博硕街道茗月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王莹照例在小区巡查时,发现94岁独居老人高大爷家的窗帘儿未按事先约定准点拉开,她迅速做出电话确认、上门服务两个规定动作,在老人儿子提供的帮助下,与外出归来的老人取得了联系。当看到高大爷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面前时,王莹说她心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对于王莹来说,这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常的一次巡查,而对于茗月社区登记在册的所有独居、空巢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亲属而言,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为老守望、助老帮扶与敬老关爱。事实上,在感动交织着温暖、服务定位精准的背后,首批35户、46位老人家的窗帘上跳动着一连串叫作“窗间守望”的关爱密码。
“窗间守望”守的是独居空巢老人的平安
家住茗月花园的赵文祥今年69岁,老伴儿因病离世,儿子在外地工作,独居的他成了王莹最关注的服务对象。“这孩子跟我约好了,每天上午9点,我得把窗帘儿拉开,下午两点午睡之后,还得拉开,她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来巡查,先看窗帘儿,拉开了,说明我没啥事儿,安全,她才放心走。如果没拉开,她就给我打电话,确认我有没有问题,电话接不通,她再上楼敲门,联系我儿子。”老人说王莹的细心关爱与照顾让他非常感动,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有一次,他因感冒卧床不起,没力气起来去拉窗帘儿,王莹巡查发现后,立即打电话、跑上楼敲门,得知家里没有感冒药,还主动去给他买药。
“‘窗间守望’关爱行动是在我们街道组织、社区推动、居民自愿参与的情况下率先在茗月社区试点推开的。我们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一千多人,70岁以上的老人二三百人,独居、空巢老人七八十人。在街道领导带领下,工作人员通过每天的网格走访、认真观察,发现老年人的居家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独居和空巢老人,失去配偶、子女不在身边,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如何能够及时得到帮扶和救助成为亟须破解的民生难题,事儿不大,却连着千家万户。”近日,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跟随茗月社区党委书记赵宏、网格长王莹、张珊珊、杨立一起走进了居民小区。
窗帘开合让独居空巢老人放心、子女安心
在锦绣东南小区杨成文、周天华两位耄耋老人的家里,他们对社区提供的“窗间守望”服务赞不绝口:“我们老两口第一批参加试点服务,按理说这事儿不大,可人家社区就把它跟我们老年人的安危联系在一起了,心多细啊!网格长特别负责任,只要窗帘没按时拉开,她们准保上来,有了这样的关心和照顾,我们放心,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安心。”
入户走访、一人一档、三级响应为居家老人安危护航
居家老人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博硕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洪义关注的重点,作为“窗间守望”关爱行动的总设计,他对于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怎样的持续、有效服务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方面像这样的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很多老人往往是不希望别人去打扰他们的。我们既要做到服务不缺位,又要兼顾将打扰减到最少,所以把目光锁定在家家户户每天开合的窗帘上,本着可操作性强、简单有效的原则,目的在于打通老人出现突发异常情况时由社区第一时间介入进行帮扶救助的一条特殊通道。入户走访宣传是具体实施的第一步,兜底数、摸情况,自愿参加,签好服务协议。第二步的‘一人一档’要求做实做细,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子女亲属的详尽信息一样不能少。第三步‘异常发现、电话确认、上门服务’三级响应机制紧随其后,窗帘儿没按时拉开就是服务信号、预警信号,社区这时候就必须得行动。”王洪义向记者介绍说,落实好“窗间守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这便是街道层面实施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将原来社区普遍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如今都想积极参与、尝试的可能。
王洪义说,网格长“一日双巡”,即上午9点一次,下午两点一次,要求每天、每次巡查必须做好详细的巡查记录,让这项工作变成常态化,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参考,列入年度个人考核内容指标,与此同时,还要把职务晋升、薪资待遇与服务能力、服务成果挂钩,拉动服务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如何让“窗间守望”走得更远?
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都可以积极参加“窗间守望”关爱行动,但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架构起一支有爱心、有担当、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服务队伍,为其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与持久力,不仅为独居、空巢老人,而且持续为有需求的所有居家老人提供切实可靠的精准服务,后续的一系列问题王洪义早有考虑。他告诉记者:“做好‘窗间守望’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光靠社区不够,单纯指望志愿者也不长久,应该大家齐动手、共参与、同发力。目前,社区周边的小诊所正在摸底、组织中,负责提供简单化的应急救急服务。面对重大异常情况、突发病情,需要公立大医院出手,我们跟辖区内的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密切联系,与市卫健委和其他医院的高效沟通也在加紧进行。”
事实证明,“窗间守望”不仅让独居、空巢和需要帮扶救助的老人受益多多,更解除了他们子女的后顾之忧,能够让他们更安心地投入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它给老人筑起预警防线传递着敬老助老的温暖,更体现着党和政府对银发群体的关心爱护。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它带来的一定是美好家园共建、共治、共享的光明未来。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裴韧韬 文/图
编辑:孙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