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尹鸿雁
哈尔滨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在振兴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为城市的重点任务来抓。具体来说:
加大力度,强化政策统筹协调。一是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权益。按照2025年4月出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排查清理各类违规制定的负面清单。对照国家通报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定期清理违规设置的市场准入壁垒。二是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为契机,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三是及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对涉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取向一致性开展专项评估。
提升效能,完善民营企业引导机制。一是抢抓民营经济发展机遇。4月23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出台,更好支持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项目建设。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二是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支持民营企业深度融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谋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二是以工商联为重点,依托我市协会商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对接龙头央企开展配套生产。三是及时反映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行业共性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尝试开通市长“民企直通车”,及时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整理成专题报告。四是助力民营企业有序布局境外产业,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获取资源、技术,组团对接支持民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强化科技,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落实好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努力培育更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畅通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转化通道,加强企业与科技成果对接力度。三是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试平台等建设,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四是破解企业“不敢试”“试不起”的痛点,完善首台(套)、首批次等应用政策措施和收益分配、风险分担机制,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产品采购支持力度,督促各级财政预算单位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体责任,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预付款制度等措施。
破除瓶颈,聚焦民营企业堵点卡点。《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要做好落实工作部署,以更大力度破除市场壁垒。一是创新涉企监管执法服务,通过整合部门职责、合并检查事项等方式,增加联合执法比例。二是规范涉企执法办案,开展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依法开展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四是帮助民营企业将拖欠账款、合同纠纷等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是满足民营企业金融需求。落实好新一轮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持续开展融资畅通系列活动。
培育品牌,壮大优质民营企业。一是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支持民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培育竞争能力强、带动行业跨越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围绕“质量龙江”建设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建立产品溯源管理制度,完善质量全周期管理机制,打造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品牌。三是用好“两新”等重大举措,对低端制造业、落后产能以及高污染企业摸底,制定民营企业技改名单,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