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 戴瑞雪 章育新 陆卫兵
代表化身“金牌调解员”,化解社区停车难题;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代表提建议,部门来落实,居民拍手叫好;
……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国泰民安。近年来,秀洲区人大新城街道工委以“网格议事”为纽带,将民主协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在创新履职方式、拓宽民主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努力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绘就基层治理图景。
小网格里的“速议速决”:
民生小事办出大温暖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人大新城街道工委将履职触角延伸至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专业领域,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履职框架,让人大代表履职既能“接地气”又显“高精尖”,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和专业化。
在亚都社区亚厦风和苑小区,每月的“网格走访日”,人大代表们都会准时来到小区里的“居民议事亭”,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民声、问诉求,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贴近群众、倾听民意、为民解忧,打通听取“民声”的“最后一米”。
一次走访中,大家集中反映小区露天游泳池因长期闲置,早已积水成潭、垃圾堆积,大家避之不及,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街道市民议事员王剑萍当即认真记录,牵头组织社区干部、业主代表等召开现场议事会。当月,游泳池改造项目全面实施,人大代表、市民议事员全程监督……如今,“儿童乐园”已开放一年有余,不仅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家长们的“交流客厅”,更成为小区治理的“活力纽带”。
这样的“速议速决”,源于人大新城街道工委构建的“小网议事”机制。按照“均衡布局、方便联络”原则,72名省、市、区人大代表与街道市民议事员被编入51个小网格,300余名党员、志愿者、楼道长等担任选民联络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情收集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灵活议事方式,实现“发现问题不过夜”。
新洲路临时停车区破解出行难题、殷秀花园集中晾晒区规范居民行为、和立馨庭小区充电桩消除“充电焦虑”……这些“小事”的化解,生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速度与温度。截至目前,共收集关于交通安全、物业管理、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80多条,落实率和解决率为86.2%,群众满意率达99.5%,切实将人大履职足迹深深嵌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大新城街道工委负责人说,为让民意诉求从“纸面承诺”落到“地面实效”,街道创新建立“三维互动”民意征集体系,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民意收集网络,配合建议办理“三办”机制,形成全流程闭环。今年上半年,仅用两个月就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等实际问题132个,用履职“温度”提升了民生“满意度”。
大网络中的“专议专办”:
产业引擎驱动新发展
“建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在2024年“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创新提质”恳谈会上,区人大代表王皓的发言直击企业痛点。作为高校经济领域专家,他的建议被纳入政策研究范围,很快转化为街道服务企业的具体举措。
这是新城街道“大网专议”机制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把议事功能做实,人大新城街道工委打破选区界限,紧密结合人大代表、市民议事员职业特点、专长偏好等,采取“多网合一”的手段,设立城市建设、数字经济、文化教育等六大网格,在联系服务、回应诉求上推动基层治理“专事专议”,形成从“处置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良好态势。
针对数字经济这一核心产业,街道首设数字经济产业人大代表联系点,构建“服务网、议事网、智囊网”三网合一履职体系。“楼宇管家”包联机制让代表与重点楼宇“一对一”结对,“日常巡诊+集中会诊+专家问诊”三级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新城e事”平台线上智能集纳诉求,“产业议事角”线下深度协商,配合“24小时流转、一月内反馈”的时限要求,推动企业诉求落实率提升至87.5%;“专业代表+智库专家+产业人才”智囊团更成为创新“动力源”,促成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产教融合”,化解企业人才短缺难题。
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邀请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组建智库团队,并吸纳业内资深人士参与,为辖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政策解读、业务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确保产业支持既有“专业精度”又有“服务温度”。
如今,新城街道数字经济企业已增至近200家,星天海洋、腾讯音乐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新增就业岗位400多个。“从政策解读到技术合作,人大代表全程护航,让我们在秀洲发展很安心。”一位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产业生态圈蓬勃生长的密码。
全链条上的“精议细督”:
法治保障筑牢治理根基
“小区物业收费不透明、服务不到位怎么办?”今年4月,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物业问题,街道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督查,7条建议很快转化为治理措施。这得益于街道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人大新城街道工委积极构建“联系点+联络站+采集点”工作网络体系,推动立法参与向“立法前调研、立法中建言、立法后评估”全过程延伸。通过一系列专题调研,推动立法建议转化为具体治理措施,真正让立法“金点子”变成治理“金钥匙”。
在监督环节,街道创新推行“全链条监督”机制。针对秀湖公园公共饮水项目、非机动车停车位改造等民生工程,代表监督小组通过“座谈问政+实地督办”,督促整改安全质量问题20多个;建立“办前审核、办中回头看、办后再测评”督办机制,实行“挂号整改、销号落实”。
2024年至今,人大新城街道工委共开展各类主题议事15次,形成专业性强、具有前瞻性的立法建议21条,先后推动《秀洲区居住出租房屋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嘉兴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出台,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从“儿童乐园”的欢声笑语到数字企业的机器轰鸣,从社区诊室的便捷服务到立法听证的民意汇聚,2023年以来,人大新城街道工委持续探索“网格议事”工作机制,打通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壁垒,助推197件“民生小事”落地落实,让辖区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网格议事’机制,扩大议事覆盖面,真正让‘网代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专业的解题者,让更多的‘民生小事’结出‘幸福果实’。”人大新城街道工委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
上一篇:房企债务违约“警报”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