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陈一薇
本报讯 昨天傍晚时分,秀洲区高照街道洪高路与加创路交叉口的灯光次第亮起,全新打造的洪高夜市正式开门迎客。40个摊位在1500平方米的场地上整齐排开,烤串、炒饭、特色小吃等纷纷登场,升腾的烟火气里,藏着流动摊主的安稳生计,也藏着夏夜最动人的活力。
“老板,一份狼牙土豆,一份铁板豆腐。”在一家贵州风味小吃摊位前,前来尝鲜的食客已经排起了队。市民张先生拿着刚到手的小吃说:“上周就听说要开夜市,今天特意早点下班过来。你看这摊位多整齐,地面也干净,比以前路边摊放心多了。”他的话音刚落,隔壁摊位的烤串就“嗞嗞”冒起了油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这片热闹的夜市,曾是一块闲置空地。洪高社区党支部书记金炳华介绍,作为流动人口密集区,洪高社区曾长期面临“管与放”的两难:一方面,周边工厂工人有旺盛的夜宵需求,催生了数十个流动摊贩;另一方面,占道经营、卫生脏乱等问题,让居民投诉率居高不下,城管执法陷入“整治—反弹”的循环。
今年初,一场从“堵”到“疏”的治理变革启动。社区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多次调研座谈,最终选定洪高路旁闲置地块,将其改造为规范夜市。场地路面完成硬化、美化,精心设计了门头,安装了照明灯具,并邀请第三方公司给夜市配备了保安和保洁人员,让“脏乱差”的旧貌彻底成为过去。不仅如此,夜市外有可容纳近百辆机动车的停车场,夜市内还规划了可容纳近200辆非机动车的停放区域,更好地方便市民停车。
为了让夜市既热闹又有序,社区下了不少功夫。想入驻夜市,得先过审核关——必须有合法的经营手续,还要保证卫生;每天16:30到24:00的营业时间里,有保安维持秩序,保洁人员随时清扫地面;最让摊主们暖心的是,每天只要交15元摊位费。“就是想让大家能轻松做点小生意。”金炳华说。
规范治理带来的是夜经济的蓬勃生长。16:30开市后,工厂工人、小区居民、周边商户陆续涌入,烤串的焦香、炒饭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刚下班的李先生拿着两串烤面筋笑着说:“以前想吃点夜宵,得东找西找,有时候找到的摊儿环境还不好。现在好了,这里干净又集中,想吃啥基本能找到。”听到居民的夸赞,摊主们更有干劲了,炸串摊前的老板娘手脚麻利地翻着锅里的薯条,脸上笑开了花。
这种从治理升级到消费激活的正向循环,正是高照街道夜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高照街道积极推动高家桥夜市、新义木屋集市等改造,形成“食、游、购”多元业态。这些夜市统一采用“低收费+严管理”模式,既解决了流动摊贩的生计问题,又为区域带来消费增量。
夜幕渐深,洪高夜市的灯光依旧明亮。摊主们还在忙着收拾,保洁员正在清理餐余垃圾。在这里,流动的烟火有了安稳的归宿,居民的夜生活有了更多滋味,而秀洲的夜晚,也因为这些热闹,变得更加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