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艳萍报道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鱼类遗传育种学家刘少军教授走进云南农业大学,作题为“鱼类大杂交和微杂交育种技术”的专题学术报告。云南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师生代表260人参加讲座。
刘少军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鱼类远缘杂交育种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他首先介绍了大杂交和微杂交的核心概念,讲解了团队发现的远缘杂交中亲本染色体数目与后代倍性形成的规律等。在应用成果方面,刘少军重点展示了其团队利用大杂交和微杂交技术培育的一系列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并介绍了团队在金鱼品系创制、天然雌核发育品系,以及与其他团队合作在大黄鱼、石斑鱼等海水鱼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本次讲座是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院士专家进校园的一次重要实践,刘少军的报告拓展了云南农业大学师生对现代鱼类遗传育种技术的认知。他勉励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结合云南丰富的高原特色鱼类资源,将大杂交、微杂交等先进育种理论与本地实践相结合,为推动云南乃至全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