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静宁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冯宝强 通讯员司磊)盛夏沃土,绿意葱茏。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以良种良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到静宁县开展技术培训,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为田间管理开出“良方”。
在静宁县曹务镇张屲村新品种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省农科院专家观察记录了陇薯红1号、陇7、陇7原子种、陇17、陇23、陇27、陇32等10余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田间长势、品种特性、抗旱抗病等情况,对其种植、施肥、防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常见问题向现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全面讲解,通过互动答疑的方式向种植户传授了科学种植技术良法。
省农科院专家还深入“万亩新品种马铃薯应用推广科技示范园区”,结合今年种植期干旱的气候特征等实际情况,对曹务镇后续马铃薯种植单产提升管理方式提出指导意见,并就今后马铃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和马铃薯产业链延链补链给出建议。
近年来,静宁县积极推动院地合作,不断深化与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协作,提升了农户科学种植马铃薯的水平,增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此次培训很及时,培训的内容丰富又实用,很贴合我对于种植马铃薯的需求,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新技能。”在现场学习的村民刘斌说。
截至目前,静宁县已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多个院地合作项目示范点,涵盖了蔬菜、粮食等多个领域。还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人才,让先进种植技术扎根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