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公文抄袭背后是作风虚浮
□马玉宝
近日,广西桂林《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文本存在个别段落抄袭的情况,引起网友关注。7月15日,广西桂林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该县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
通过媒体报道可以看到,该文件中,从水系、流域面积到干流长度、河流数量……平乐县的水文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相关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在平乐县并不存在的平口镇、小淹等乡镇也都被悉数抄入其中。
两个相差400公里的地方,为何“共享”同一个介绍?在接受采访时,平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水文介绍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言外之意,错是第三方公司犯的,当地只是“做得粗心”。如此认识,更凸显了某些部门作风的虚浮,构成了对党政机关公信力的损害。
政府公文,公字打头,不可儿戏,其撰写和运转讲求严肃、严谨。需知,政府公文一般都有拟稿、审稿、打印、校对等环节,一份延续到2030年的森林防火规划,不可谓不重要。但出现“湖南的乡镇写进广西”这种低级错误,只能证明,这份文件的每个经手人,从头至尾都没有认真对待此事,这不仅是涉事工作人员不负责的问题,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恐怕也难言完善。
文风连着作风,公文抄袭、弄虚作假,折射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其根源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需要文件,就用资料拼凑一个,自己的资料不全,就从别的地方抄一些,不论实效,只管交差。如此的文件,起不到指引工作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形成误导,带来反作用,如果连文件都是为了应付,也就更谈不上为结果负责、为群众负责。
对于一些地方和部门来说,“加强公文审核把关”是表,将踏实的作风贯穿到工作中才是里。写总结、作报告搞“复制粘贴”,出政策、制文件“依葫芦画瓢”,本质上还是脱离群众、缺乏调查研究。没有摸清基层实情,没有汲取群众智慧,自然只能靠“第三方”提供资料,哪怕出了明显的错误也看不出来。
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就必须让实事求是的文风成为改进作风、服务人民、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实支撑。作风好了,文风才能好,作风实在,文风才不虚。这是关乎党风政风、政策落实、党群关系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认识到其背后的纪律和责任,投入更多精力抓实干、出实招,才能扎实改作风、树新风。
上一篇:迪士尼的魔法咒语
下一篇:“成都造”回旋加速器亮相链博会